1 / 4
文档名称:

学校德育教育问题与对策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校德育教育问题与对策论文.doc

上传人:840122949 2018/4/19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校德育教育问题与对策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校德育教育问题与对策论文
问题
一是德育工作目标过高。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为了尽快与发达地区教育接轨,使德育目标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生活条件相脱离,提出了理想化的目标,甚至有的教师向学生提出“成人式”的要求,造成了基础性的应该做到的道德要求被忽视,使德育工作只热衷于树标兵、抓典型,却对大多数学生的品质培养和锻炼重视不够,形成了学生只会说不会做的知行不统一的现象。
二是德育工作内容陈旧。学校根据自己的德育目标,为保持德育内容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使德育内容在一定的时期内与社会发展不同步,致使德育工作观念落后,内容陈旧,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参加德育活动。还有部分教师用二三十年前自己学生时代“吃冷摸、睡凉床、步行上学”的经历去教育和要求现代的学生,学生就会感觉到这些要求已经过时,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三是德育工作方法单一。在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下,德育实践活动中的学生都是被动接受的对象,是被管束的对象,教师总是习惯于将大量的道德知识、行为规范灌输给学生,给学生穿上道德规范的“盔甲”,或是照搬别人的做法,缺乏创造性和真情实感,无法触及学生丰富多采而有异常敏感的心灵世界,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还有对学生提出的“不准乱扔垃圾,不准损坏校园一草一木”等等诸如此类的缺乏正面引导的具体要求。
四是德育工作形式主义倾向突出。在德育工作中“说教德育”、“口头德育”占有优势,而“生活德育”、“实践德育”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有的学校对德育工作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做好事加分,做错坏事减分”的办法。然而,在这“加减分”的背后,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做过细的思想工作和培养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学校和教师却考虑的不够。
五是德育工作的社会环境差。中小学生正处在长知识、学做人的关健时刻,思想和心理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文化舆论环境。一些文学艺术作品和游离于社会监管之外的“黑网吧”,为牟取暴利,置社会责任感于不顾,为中小学生提供的精神食粮中掺入了不少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性品。实戏证明:一首不健康的歌曲,一部不健康的影视作品,可以把中小学生搞的善恶颠倒,丑恶不分,意志消沉。
对策
1、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我们要把握好德育工作的使命是陶冶人性和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根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做人。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家长要有科学的成才观,让孩于先成人后成才,不能把“考试是否夺冠”和“升学是否考上重点”作为衡量子女成才的标准。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高尚的人格、健康的思想、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是现代人自我价值和自我尊严的真正标志。积极倡导学生从自身实践做起,注重自我,发展个性,最终实现真正的自我。
2、根据实际确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要使德育工作收到实效,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一定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体现时代精神与要求。在追求高层次德育目标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必需的基础性的目标的实现。教育学生要攀登知识高峰先要学好基础文化知识,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贡献先要学会为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