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铅球技术教学教案
叶佳佳
100601105
铅球技术教案
一、教学课题
二、教材、学生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本课的重点、难点
五、教法、学法设计
六、教学过程
七、放松总结
八、场地设计和器材
一、教学课题
铅球: 原地推铅球技术(学习)
侧向滑步推铅球(学习)
返回
二、教材、学生分析
本课的题目为铅球:原地推铅球技术(学习) 侧向滑步推铅球(学习)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田径运动模块田径必修单元投的基础知识、技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最后用力技术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铅球成绩的远近;间接影响学生对成功感的体验和对田径这门相对枯燥一些的课程的学习兴趣;并且也影响投掷学时间的相互衔接和教学质量。同时,本课的教学可以融合运动技能、运动体能、身体健康和合作、参与为一体,符合新课标“培养学生运动爱好与专长的要求”;符合新课程设置的理念。
返回
三、教学目标
知识传授目标:
1、 通过学习原地推铅球技术,使学生掌握铅球的握持方法及最后用力技术。
2、使学生初步掌握侧向滑步推铅球的滑步技术,增加同学们的手臂爆发力。为今后背向滑步推铅球打下基础。
能力培养目标:
1、发展学生上肢力量、速度、平衡、协调等身体素质。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情感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等意志品质,
发展学生在技术学习中的兴趣和主动性、探究性;培养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优良品质;形成良好的团队和竞争意识。
2、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防止伤害事故
返回
四、本课的重点、难点
重点:爆发式的最后用力技术
难点:形成良好的用力顺序,左侧支撑牢固
返回
五、教法、学法设计
在学习过程中,突出老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堂课以小组为教学单位,充分发挥小组中团结、协作以及团队间的竞争、对抗,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的学习。
在铅球最后用力的学习中,采用分组不轮换的教学方法。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技术重点,学生以组为单位自主学习、练习。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提问、思考、分析、对比、总结、示范等,让学生基本掌握最后用力技术,减少多余和错误动作,完成教学任务。
在身体练习教学中,采用集体分组游戏的方式,把体能练习融入团队间的竞争和对抗中,让学生既能提高体能,又能体会到合作、参与的乐趣。寓教寓乐的完成教学任务。
返回
六、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 二)、准备部分
( 三)、结束部分
(一)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进行常规检查。(集合快、静、齐,思想集中。)
2、师生问好,教师提出教学任务、目标。
3、各组长带领组员自由活动10分钟,见习生随堂听课。
4、 10到15分钟完成教学常规和准备活动,重点是上下肢关节和腰的活动。
设计思想:
六个人为一组的分组符合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条件和发挥组合的最佳效果并便于管理和组织教学。同时,也能够充分突出体育骨干带头的作用。
把准备活动时间放给学生自己热身,不但提高学生练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练习的有效时间。学生的自由活动监督由各组组长完成。对于不能自主完成准备活动的学生,特别是女生,由教师统一安排热身。此间,教师要提供学生足够的热身器械(如足球、篮球、跳绳等)。
返回
(二)、准备部分
一、介绍推铅球相关知识
推铅球是速度力量型项目。目前在竞技体育比赛中,推铅球技术主要有两种:即背向滑步和背向旋转推铅球。铅球是在特定的圆圈内()将球置于颈侧用单臂从肩上把球推出去,而且不能在推球时将球引至肩后,结束推球后,学生应停留在圈内,然后从圆弧后半走出,在这种特殊的条件下,如何掌握好推铅球技术就成为争取远度的重要因素。
二、学习原地侧向推铅球技术(以右手投掷为例):
l、握球
五指自然分开,将球放在食、中、无名指根处,拇指和小指扶在球的两侧,手腕背屈
2、持球
握好球后,将球放的锁骨窝处,贴于颈部,下颌右转,右臂屈肘掌心向内,左臂自然上举,两眼平视前方。
3、学习手臂推球动作
(1)练习手指拨球和手腕用力,将球向地下推。 5~10次
(2)学习正面推铅球。lO-1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