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上课)大气受热过程.ppt

格式:ppt   大小:2,273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上课)大气受热过程.ppt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8/4/20 文件大小:2.2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上课)大气受热过程.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节大气环境

第一课时大气受热过程
干洁空气
水汽
固体杂质
A
B
C
N2
O2
其它
78%
低层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的组成
1、大气的组成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2
50
KM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25
分层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的垂直变化
O3层



2、大气的垂直分层
各大气层的基本特征:
随高度
增加而递减
随高度增加而上升
地面是大气直接热源
臭氧吸收
太阳紫外
线增温
对流运
动显著
平流运动为主,大气稳定
复杂
多变
天气
晴朗
与人类关系
最密切
人类免受紫外线伤害;利于高空飞行。
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利于无线电短波通信
大气
分层
气温垂直变化
规律
原因
空气
运动
天气
现象
与人类的
关系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
大气








思考:
?
?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焰色对比
木炭
蜡烛
酒精喷灯
500-700度
800-900度
约3000度
1、物理原理:
物体温度愈高,辐射波长愈短;反之亦然。
2. 三种辐射及其性质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长波辐射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阳辐射
总体波长范围:~4微米
紫外光
可见光
红外光
占太阳辐射能比例
7%
50%
43%
波长
(微米)

~
~

经过大气层时发生的情况
几乎完全被上层大气吸收
绝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
波长较短的蓝色光等为大气分子所散射,水汽、云和浮尘等可阻挡、反射和吸收一部分可见光,绝大部分可见光能够直接到达地面
对流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云和浮尘,可直接吸收相当数量的红外光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从臭氧、二氧化碳和水汽的吸收作用,可知大气吸收具有什么特性?
2、为什么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地面
高层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线
选择性
探究
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
特点: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
云层、较大尘埃
无选择性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特点:
具有选择性
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