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父母规》启示录——父母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思考.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父母规》启示录——父母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思考.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4/20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父母规》启示录——父母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思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父母规》启示录——父母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思考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一直以来是人们的共识。《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规》曰:“人之初,性本空,零****染,无善恶,生之基,命之础,父母造,一生带”。培养帮助孩子成才是一个系统工程,父母则是这个工程的重要规划者、管理者和不可替代的实施者。
现状——
中国人历来重视家庭教育,“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成为无数家长和教师的共识。中国的父母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投资可谓毫不含糊、与日俱增,从出生到上学、从国内就读到留学国外,家长们一直在扮演子女教育的助推者,许多家长也成为家庭教育的成功典范。然而近年来,“问题学生”日益增加,从幼童到大学生,各种受虐、***乃至极端犯罪事件频发,如电梯虐童事件、西安大学生药家鑫事件、复旦大学生投毒事件、离家出走事件等让很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深感忧虑。不少家长和教师也认为现在的孩子自我意识强,行为叛逆,很难被他们接纳,更别说成为他们的朋友了;有的家长说自己努力用心地教育孩子,但孩子为什么还是不听我的呢?还有家长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做家长真难,我对孩子都掏心掏肺了,孩子却还是不搭不理”;“孩子跟我怎么就没话可讲呢?”;“叫她往东偏往西,现在女孩子怎么也这么难教呢?”还有处于偏远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缺失及不良影响……这种种的无奈和忧虑说明:一方面是暴露当下的父母在子女教育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部分青少年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不能地积极适应社会生活,不能遵守社会准则与行为规范,从而给社会、他人及自身造成不良影响和危害。具体表现为认知或情绪上的烦恼、压力,如抑郁、焦虑、青春期精神分裂、***倾向等;外部失调主要表现在行为方面,如反社会行为、青少年犯罪等。
有位著名亲子教育专家曾指出:“孩子有问题,百分之百是家长有问题。”发生在未成年身上的事情都可以从家长或社会身上找到原因。但是,心理咨询师在工作中发现,许多带着孩子前来求助的家长都会说孩子在哪方面不够好,哪里出现问题,希望能使孩子做何种改变,很少有家长从一开始就检讨自己哪里做得不够或有偏差。孩子没有带着任何错误的观念和缺点来到这个世界,他对待生活中一切问题的方式和行为都是从身边的人特别是父母身上学****的。因此,要培养成功的子女,家长首先要进行自我反省,反思自己作为父母是否尽到应有的监护责任? 是否尽到除抚养之外的保护和教育之责?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好****惯是养出来的,《父母规》曰:“父母者,大人也,为父母,责任重,子不教,父母过,子有失,父母耻”;即使教了,方法对不对?古人说:意戒反奖,应呵反笑。
但是,在一些早教机构、幼儿园调查发现,每每举办家庭教育方面的讲座,都要提早发动,即使是公益的讲座,也很少有夫妻共同参与培训,而且因种种原因,听课的多数是女性家长;调查还发现,近年来,学校、图书馆、培训机构,甚至是一些美容机构等都有推出过家长培训讲座,但是除了学校举办的活动家长参与较多外,其他机构的活动家长反应并不是很热烈,有些家长甚至会把这种讲座与商业活动、广告挂起钩来,从心理上抵触。还有一些家长认为现在社会上的家庭教育的培训良莠不齐,针对性不强,每个孩子情况不同,有些讲座虽然免费,但是讲座内容笼统空洞,可操作性差,一讲即过,收效甚微,感觉浪费时间;中国的父母普遍坚持随意而轻松的心态:只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