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伤逝》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6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伤逝》教案.doc

上传人:1136365664 2018/4/21 文件大小: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伤逝》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伤逝》教案
(四课时)
目的要求:
1、掌握小说的有关知识
2、了解小说的发展
3、欣赏《伤逝》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小说语言特点。
难点是赏析《伤逝》深刻的主题。
教学方法:
利用电教手段,采用听、讲、议和比较的方法,扩大知识容量,提高欣赏水平。
教学过程:
1, 导入:鲁迅简介,鲁迅的爱情故事。
2, 了解故事情节:学生口述《伤逝》故事情节。
故事的梗概是在自由思想萌发时一对觉醒的青年男女相恋,后遭到家族反对,私奔同居,最后抵挡不了社会舆论与经济困难的压力而走向结束的爱情故事。
主人公涓生:伤子君之死,悔恨----
会馆胡同:相遇、相识、相爱------
吉兆胡同:同居、快乐----隔阂----相怨-----分手---
主人公子君:病故
3, 讨论:《伤逝》爱情悲剧的原因,主要责任在于谁?
提示:社会、涓生、子君三个方面原因,(另外用两节课时间专门组织讨论,要求准备讲稿(500字左右)
4, 几个值得注意的细节:
其一,“子君有怨色,在早晨,极冷的早晨,这是从未见过的,但也许是从我看来的怨色。我那时冷冷地气愤和暗笑了:她所磨练的思想和豁达无畏的言论,到底也还是一个空虚,而对于这空虚却并未自觉。”我极其震惊于那个“冷冷的气愤和暗笑”!抛开涓生所气愤和暗笑的内容,我只讲两个人之间对待的问题。两个因为相爱而选择走在一起的人,在共同生活之后,发现彼此之间渐渐产生隔阂,却不想着去放开彼此的想法,敞开心扉的争取把隔阂早日消除,而是无所作为的让隔阂这么逐渐累积,累积,最后竟然发展到对对方“气愤”、“暗笑”的地步,尤其那“暗笑”,多么伤害人心的暗笑!涓生,你可知道,你所暗笑的可是你爱的人啊!
其二,在子君死后的一段时间,那条狗“阿随”竟然自己找回来了,来到了涓生的面前!子君,对涓生深爱而又极度依赖的女子,在涓生说出他心中的“真实”之后,怀着对涓生的爱,和对涓生的绝望而离开。她在死的那一瞬间,在死了之后,依然怀着对涓生的眷恋吗?依然怀着对涓生的深爱吗?所以,她在死后附体在阿随身上也要再去见涓生?我这么想着,对于子君的死,也对于她的生,都感到了极度的悲哀——其实,她从来也并不是独立的存在,她始终有一种依赖!而涓生,面对自己抛弃的“阿随”的回来,自然也是勾起了对子君的回忆——苦痛,悔恨,空虚!
小说细节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5,
6, 小结:《伤逝》的主题是: 布置讨论:用两节课时间专门组织讨论,要求准备讲稿(500字左右)
附相关资料
主人公涓生、子君是受过新式思想熏陶的两个青年,他们不理会世俗的眼光,毅然的选择为了爱情的自由而走到一起。但是,爱情是需要面包的!在为生活而担忧操劳中,子君在与涓生同居之后就逐渐变回了旧式妇女的形象,“全然忘记了当初的新思想、新觉悟”,涓生面对同居后的子君,同居后的生活状况感到非常失望。这失望一天天累积,两个人之间的隔膜、矛盾越来越深,最终,涓生为了寻找他眼中的“新路”而决定把“真实”告诉子君——“我已经不再爱你”,对涓生极度依赖的子君最终离开了,离开了涓生,也离开了这个世界!涓生在得知子君的死之后,陷入了深深的悔恨之中,他所要的“新路”,也并不是像他之前选择的那样,出现在眼前,反倒是无尽的悔恨、空虚。
这个故事显然的,是一个悲剧。两个为了爱情自由而走到一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