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新闻摘要.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闻摘要.doc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8/4/23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闻摘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全国远洋渔业发展30年专题座谈会在京举行
我市应邀参加并交流经验
2015年3月30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京主持召开全国远洋渔业发展30年专题座谈会。我市作为全国发展远洋渔业的地级市唯一代表应邀参加会议并进行经验交流。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江勇,副市长刘宏明,及我市部分远洋渔业骨干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远洋渔业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产业。自1985年起步至今,我国远洋渔业已走过30年发展历程。 30年来,我国远洋渔业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弱到强的辉煌历程,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作为全国远洋渔业发展的起步区和示范区,我市已形成远洋渔船450艘、年产量40万吨、产值100亿元的规模,产量占到全国的22%,其中,远洋鱿钓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被授予“中国鱿钓第一市”称号。
我市认为,发展远洋渔业是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重要载体,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推动我国渔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空间所在。舟山作为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理应积极承担国家战略,在服务国家大局中加快自身的发展。
我市提出,要把远洋渔业作为海洋产业提升发展的重要方向,加快建成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再造一个海外舟山渔场,力争通过3年基础培育期和3年稳定发展期的扶持,到2020年形成捕捞、加工、贸易和服务业3个100亿元的产业规模。
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舟山起航
时间: 2015年03月12日 22:36  
借国家战略之东风,乘新区建设之势头
争取到2020年,形成捕捞、加工、贸易和服务业3个100亿元的规模
舟山欲借国家战略之东风,乘势推进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通过3年基础培育期、3年稳定发展期的扶持,争取到2020年,形成捕捞、加工、贸易和服务业3个100亿元的规模。这是记者从昨天下午我市召开的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推进会上获悉的。
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江勇出席会议并讲话。
舟山建设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兼备天时、地利、人和
1985年3月,由13艘远洋渔船组成的船队首次走出国门,远赴西非生产作业。船队中有4艘船来自舟山,随行的还有46名舟山船员。自此,舟山成为我国发展远洋渔业最早地区之一,至今已有30年。
30年的艰辛探索,舟山的远洋渔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渐壮大。
据统计,目前全市远洋渔船总数450艘,约占全省的80%,全国的20%;远洋渔业年捕捞量40万吨左右,约占全省的75%,全国的22%。
无论是渔船数量,还是捕捞产量,舟山都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而舟山的地理区位优势,可作为在西北太平洋和中西太平洋生产的各国各地区渔船补给及交易母港。
可以说,舟山建设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早已兼备了天时、地利、人和。
“快”字当头,政银企协力建“一港一城一区一中心”
“建设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是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盼,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是一件认准了可以干,而且能够干成的事。”周江勇说,舟山要快人一步,“快”字当头,政银企同心协力,保持先发优势,全力推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
在立足舟山现有基础和优势上,我市提出了“一港一城一区一中心”,即建设远洋渔业现代化专业母港、国际水产城、远洋水产品加工冷链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