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武威市2004—2015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武威市2004—2015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doc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8/4/23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武威市2004—2015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武威市2004—2015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全市人才资源开发,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推动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2002—2010年甘肃省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武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长期规划》的目标要求,特编制《2004—2015年武威市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一、人才队伍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一)人才队伍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提出了人才强市战略,在全社会提倡“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努力加强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开发农村实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不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人才素质不断提高,人才结构趋于合理,人才环境逐步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到2003年底,全市共有各类人才约71434名,%。其中:党政人才6497名,%;专业技术人才32705名(高级职称868名,%,中级职称8066名,%,初级职称21475名,%,未评定职称2296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577名(国有企业1338名,民营经济组织2239名),%;中高技能人才25175名,技师、%、%%;农村实用人才队伍3480名,%。经过多年的努力,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格局正在形成,人才培养、使用、引进、管理的新机制初步建立。
(二)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
进入新世纪,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知识和人才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主要的推动力,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问题已成为关系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我市人才队伍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太适应,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人才队伍总量不足,每万人口人才拥有量357名,低于全省427名的平均水平,%;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高层次人才外流严重,高学历毕业生学成难归;人才队伍存在结构性短缺,高层次的农业科技人才、工程技术人才、技术创新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匮乏,人才的产业、行业、专业、地域、所有制分布不够合理;人才工作的制度和机制不够健全,用人机制不活,适应市场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人才资源开发的思想观念仍需更新。因此,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不仅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党管人才,以人为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人才机制和人才环境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为基础,以稳定和用好现有人才为着力点,突出抓好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最大限度地开发人才资源,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重视人才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的提高,努力建设一支
“靠得住、有本事、作风好”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2、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
3、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与时俱进,做到观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将改革创新贯穿于人才资源配置和开发的全过程,用创新推进人才资源开发、配置和队伍建设。
4、坚持人才为发展服务的原则。人才开发既要突出实用性、急需性,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使用,供给与需求的紧密结合,保持动态平衡,又要具有前瞻性,适度超前,增加人才总量,提高人才密度,为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5、坚持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以农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进行人才资源有效开发和配置,立足实际,用好现有人才,挖掘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