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2
文档名称:

头晕眩晕的鉴别诊断与治疗2.ppt

格式:ppt   大小:5,481KB   页数:7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头晕眩晕的鉴别诊断与治疗2.ppt

上传人:0640105 2018/4/24 文件大小:5.3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头晕眩晕的鉴别诊断与治疗2.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1)  动脉粥样硬化是PCI最主要的血管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椎动脉起始段和颅内段。
(2)  栓塞是PCI的最常见发病机制,约占40%,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主动脉弓、椎动脉起始段和基底动脉。最常见栓塞部位是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远端。
(3)  穿支小动脉病变:脂质透明病、微动脉瘤和小动脉起始部的粥样硬化等,好发于桥脑、中脑和丘脑。
PCI少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动脉夹层、偏头痛、动脉瘤、锁骨下盗血、纤维肌发育不良、静脉性梗死、凝血异常、椎动脉入颅处的纤维束带、转颈或外伤、巨细胞动脉炎、遗传疾病、颅内感染、自身免疫性病等。
2.      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同前循环)
PCI的危险因素:生活方式(饮食、吸烟、活动缺乏等)、肥胖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卒中/TIA病史、颈动脉病、周围血管病、高凝状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口服避孕药等。
3.  颈椎骨质增生不是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原因
大量的临床研究则证明与老化有关的颈椎骨质增生绝不是PCI的主要危险因素。
因为:
⑴PCI患者除有颈椎骨质增生外,更有动脉粥样硬化,无法确定是骨赘而非动脉粥样硬化致病。
在有或无PCI的中老年人群间,颈椎骨质增生的程度并无显著差别,只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不同。
⑵病理研究证明
椎动脉起始段是粥样硬化
的好发部位,而椎骨内段的
狭窄/闭塞并不严重。
颈椎病与PCI的关系:不大
(3)骨赘增生不易压迫到椎动脉,转颈后头晕/眩晕并非PCI
(4)PCI者有颈椎病,但更多的是有动脉硬化
(5)绝大多数头晕/眩晕的病因是非血管性的

1.   后循环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
脑干是重要的神经活动部位,脑神经、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和重要的上下行传导束在其间通过。当血供障碍而出现神经功能损害时,会出现各种不同但又相互重叠的临床表现。因此PCI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刻板或固定的形式,临床识别较难。
症状:头晕、眩晕、肢体或头面部的麻木、肢体无力、头痛、呕吐、复视、视力丧失、行走不稳或跌倒。
体征: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或肢体共济失调、构音或吞咽障碍、跌倒发作、偏盲、声嘶、Horner综合征等。
特征:一侧脑神经损害伴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表现。
PCI常见临床症状:
TIA、小脑梗死、延脑外侧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Weber综合征、闭锁综合征、大脑后动脉梗死、腔隙性梗死(纯运动性卒中、共济失调轻偏瘫、构音障碍-拙手综合征、纯感觉性卒中等)。
常见的PCI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