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新疆罗布泊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在新疆罗布泊,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的时间,其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
各国发明原子弹到氢弹的间隔时间表
美国七年零四个月(1945年7月—1952年11月);
苏联四年(1949年8月—1953年8月);
英国四年零七个月(1952年10月—1957年5月);
法国八年零六个月(1960年2月—1968年8月);
中国两年零八个月(1964年10月—1967年6月)。
邓稼先
1924出生在安徽怀宁县。
1935年考入崇德中学,与杨振宁结为好友。
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5年毕业,47年赴美,1948年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
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不足两年,读满学分,获得博
士学位,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获得博士学位九天以后,毅然回国。
1958年秋,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原子弹制造的
理论。这以后的28年时间里,他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
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
1986年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邓稼先的一生
杨振宁(1922——),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作者简介
他们是
同乡
同学
情同手足的
好朋友
一个获诺贝尔奖
蜚声世界半世纪
一个为国造核弹
隐姓埋名28载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典范的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传记要写出人物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
热泪盈眶( ) 可歌可泣( )
鞠躬尽瘁( ) 彷徨( )
殷红( ) 鲜红( )
殷切( ) 鲜为人知( )
读一读
热泪盈眶(kuànɡ) 可歌可泣(qì )
鞠躬尽瘁(cuì) 彷徨(pánɡ huánɡ)
殷红(yān) 鲜红(xiān)
殷切(yīn) 鲜为人知( xiǎn)
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