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1白居易诗二首.ppt

格式:ppt   大小:622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白居易诗二首.ppt

上传人:mh900965 2018/4/25 文件大小:6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白居易诗二首.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一白居易诗二首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作者简介
放言五首(其三)
放言:言论放肆,不受拘束的意思。
创作背景
810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来表示他的心情:“死是老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其一)“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其五)。过了五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已转任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风吹浪激,感慨万千,也写下五首《放言》诗来奉和。
放言五首(其三)介绍
《放言五首·其三》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课文赏析
君:您,这里指作者的好友元稹。
法:办法,方法。
决:决定,解决,判定。
狐疑:狐性多疑,故用狐疑指犹豫不定。
钻龟、祝蓍(shī):古人因迷信而占卜的方法,钻龟壳后看其裂纹占卜吉凶,或拿蓍草的茎占卜吉凶。这里是指求签问卜。蓍,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茎、叶可制香料。
我送给你一种解除心中狐疑的办法,这个办法不需龟甲或蓍草茎来占卜吉凶。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课文赏析
试:试验,检验。
辨:辨别,鉴别。
材:木材,这里指枕木和樟木。
期:期限。
检验玉真假还需要烧满三天,辨别木材还要等七年以后。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课文赏析
篡(cuàn):篡位,臣子夺取君主的权位。
周公:姬旦,周武王弟,成王的叔父。武王死后,有人怀疑他有篡权的野心,但历史上证明他对成王是一片忠心。
王莽:汉元帝皇后侄。在汉末时,他假装谦恭,曾经迷惑了许多人。《汉书》记载说他“爵位愈尊,节操愈谦”,后来王莽篡汉自立,历史揭露了他的虚假面目。
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课文赏析
向使:假如,如果,假使。
便:就。
复:又。
假如当初这两个人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
中心思想
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诗人表示像他自己以及友人元稹这样受诬陷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而应当多加保重,等待“试玉”、“辨材”期满,自然会澄清事实,辨明事伪。这是用诗的形式对他自身遭遇进行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