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说课人:辜亮
网页设计与制作
一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中的第六章网页的设计与制作的第二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教育课程。而学会规范地使用网络发布信息,表达思想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节内容对进一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我所授课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或多或少的接触过网络,浏览过网页。对网页有初步的认识。同时通过1-5章的信息技术学习,知道网络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知道网页是表达,交流的主要方式等。这些前期的学习情形为本节的内容形成了很好的铺垫。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掌握网站构思的一般方法;
学会收集,整理素材的基本方法;
掌握网页制作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注重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学习。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对探索知识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整个章节的成功与否,就看学生能否通过小组合作的方
式完成网站的设计与制作。
网页设计的基本过程
网页的制作
重
难
点
本节内容主要采用教师引导,任务驱动法。学生采用分组合作方式进行学习。新课标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制作一个网站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需要多人合作。而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既有分工合作,在完成一个网站的规划,制作的同时,又让学生体验小组合作的学习乐趣的积极作用。
五教、学法分析
多媒体学生机房,多媒体教室控制软件,Dream weaver网页制作软件等。
六教学手段
主要是采用模三教学基础上,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还采用了分组式教学,将学生每5人1小组,每3小组组成一大组。三小组之间分工合作,四大组之间进行比拼。
七教学工具
通过复习上一节课中网页的构成的一些要素和制作网页的工具,提出“如何进行网站的设计?”的疑问,来引出本节的主题:网页设计与制作。(约用时5分钟)
八教学过程
其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确定网站的主题
指导学生根据网站的主题分组
网站构思组
素材整理组
网站设计组
+
+
=
教师参加分组讨论,指引学生掌握方法
共同合作,完成网页的制作
制作本班的主题网站
分成四大组,每大组三小组,每小组4-5人
掌握收集整理素材的基本方法
(一小组)
如何对素材进行处理
(二小组)
掌握网页设计的基本方法
(三小组)
(约用时30分钟)
教学活动开展的尾声,由学生分组进行总结,总结在本节课中学到了那些知识。同时教师进行点评总结,表扬优胜组学生再接再厉,勉励其他组的学生。最后设置一个超链接的“悬念”,引起下一节课的兴趣。(约用时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