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文学原理引论 读书笔记.doc

格式:doc   大小:70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文学原理引论 读书笔记.doc

上传人:buhouhui915 2018/4/26 文件大小: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学原理引论 读书笔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书笔记
《文学原理引论》
引言什么是文学
P1
经济学家J﹒M﹒凯恩斯曾经这样说过:那些厌恶理论的经济学家,或宣称没有理论可以过得更好的经济学家,不过是受一种较为陈旧的理论所支配罢了。
《文学原理引论》【英】特里﹒伊格尔顿著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编辑委员会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7年7月版
厌恶理论,也就是说厌恶学****新的理论,其在自己固有的较为陈旧的理论上对经济作出评价。这与顽固不化比较接近,然而,社会是在前进的,没有什么理论是一成不变的,接受新的理论必须成为一种本能,一种自己作为生存的本能。当然,把理论理论化,并不是人人能做到,也不需要人人能做到。作为大多数人,需要的只是在理论转化为社会价值的时候自然的执行。这也就必然的要抛弃以前所接受的社会价值,这就存在一个有意识与无意识的问题。那些个厌恶理论的人,事实上,是在无意识当中抵制学****新的理论。
P2
对理论持敌视态的度,常常意味着只反对他人的理论而忽略自己的理论。
《文学原理引论》【英】特里﹒伊格尔顿著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编辑委员会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7年7月版
何为忽略?!就是说他原本有自己的观点而由于反对他人却使自己的理论被忽略?倘若没有自己的理论,那又使把自己推到了何种立场上去反对他人理论的呢?
如果作者所谓的“敌视”是指把一切与自己相驳的理论都视为无稽之谈,那么,这么说也情有可原了。你可以反对任何一种理论,尽管你自己也没有确切的理论。
P4
假如,你在一个公共汽车站上走近我,口中喃喃说道:“汝乃恬静的尚未受蹂躏的新娘。”那么,我立刻会意识到,我前面是一位文学家。我之所以会知道,是因为你这句话的机理、节奏和音调都超出了可以从中提取的意义——或者,用语言的专业术语来说,能指和所指不相称。你的语言把注意力引到语言上,炫耀其物质存在的形式。
《文学原理引论》【英】特里﹒伊格尔顿著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编辑委员会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7年7月版
这么说来,是语言存在的本身,有了物质性,还是语言所表示的事物体现了物质性?
P13
某些虚幻的作品是文学,但某些却不是;某些文学是虚构的,但某些不是;某些文学在文字上自创一套,而某些相当洗练的文字却不算文学。有人认为文学就是一系列具有可靠的,不会改变价值的作品,明显地具备某些共有的内在特征,其实这样的文学根本不存在。
《文学原理引论》【英】特里﹒伊格尔顿著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编辑委员会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7年7月版
这么来说,文学不可以说有可靠价值且不会变价的作品,那么也就是说,也有些无可靠价值的。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不过的,作者能力毕竟有限,要做到万无一失,那就是圣人级别了。而圣人,必定也是写不出有血有肉的伟大文学来的。不过,上面的意思是,会变价的作品也称为文学吗?可不可以换个说法,在这个文学的变价在一定范围内,这个变价在一定方向上的,才能称之为文学呢?若是文学没有具备某些共有的内在特征,那“文学”的这个类别是怎么划分的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文学这个定义,却又将这个文学的界限划得这般模棱两可,实在是有些愧对后人。
P14
为什么要按照文学是评价很高的作品而又不是一个稳定的实体这个定义推论下去?原因就在于价值评定是千变万化的。
《文学原理引论》【英】特里﹒伊格尔顿著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编辑委员会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7年7月版
价值评定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都会产生不同的评价,这取决于很多因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世界上,最不变的就是变。然而,如果这种变是不可预测的,这种变改变了本质,那么,是不是这样事物不再是这样事物,而从量变转换成质变的过程中再一再质变,面目全非之后,就不能说这个评价就是对本来作品的评价了呢。而事实上,只是这只是利用时间推移上把评价改变了,内容却是没有变的。
P15
在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总是根据我们自己的兴趣所在来解释文学作品——实际上。以“我们自己的兴趣所在”为出发点,我们便没有能力再做其他任何事情——这一事实可作为一条理由,说明为什么某些文学作品似乎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保持着它们的价值。当然,可能我们对作品本身仍人有许多先入为主之见;但是,也有可能人们事实上根本不是在评价“同一部”作品,尽管他们觉得他们可能在评价同一部作品。
《文学原理引论》【英】特里﹒伊格尔顿著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编辑委员会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7年7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