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岳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说明
A006-0301-2009-000011
第一章概述
一、城市概况
1、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建制
岳阳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处洞庭湖与长江汇合口东岸,其东邻江西省宜春、九江和湖北省咸宁市,南抵湖南省长沙市,西接湖南省益阳、常德市,北连湖北省咸宁、荆州市。
岳阳市辖汨罗、临湘两市,华容、岳阳、平江、湘阴四县及岳阳楼区、云溪区、君山区、屈原管理区四区,95个镇、65个乡、18个办事处。
2、自然条件
岳阳市地处湘北“撮箕口”东侧,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向洞庭湖倾向。境内最高点为平江县连云山主峰,最低点为君山区濠河河底。
自然条件总体特征:
1)岳阳市处在东亚季风区中,气候带上具有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性质,属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
2)市域地貌类型结构:拥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水面五种地貌,比例大致为15:23:18:27:17,丘陵与平原是构成地貌的主体。
3)水域面积(不含外湖)为2539km2,占总面积的17%,境内有5km以上的河流265条,50km以上河流6条,有大小湖泊165个。
4)境内木本植物95科345属1118种,其中乡土树种898种、引进树种220种,乔木551种、灌木和木质藤木541种、竹类26种。根据林业部门对100年以上的古树进行普查结果,尚存古树2576株:
5)境内湖山皆有,为鸟类栖息的良好场所,尤以水禽为多。目前,已记录到岳阳市鸟类有17目53科287种。
6)市域土地利用现状:、%;、%;、%;、%;、%;、%;、%。
7)岳阳境内,山川雄踞,古迹众多,享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国家级洞庭湖岳阳楼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福寿山—汨罗江风景名胜区。
3、历史沿革
岳阳古称巴陵,又称东陵、岳州,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
商周时期,先民在今岳阳城区城陵矶一带筑有“大彭城”,曾是商人南下的桥头堡、中转站,是为今岳阳城区内建城之始。
春秋战国时期属楚,为麋、罗等楚附庸国地,在今岳阳城区先后筑有东、西麋城。
南北朝宋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废建昌郡,改置巴陵郡。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巴陵郡改为巴州,十一年改称岳州。唐、宋为岳州巴陵郡,元朝为岳州路总管府,明为岳州府,清因之。民国26年,全省划为9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岳阳属第一区。
1949年7月,岳阳全境解放,先属长沙专区,后改属湘潭专区。1960年设岳阳市,由县代管,1962年撤。在毛泽东提议下,1964年设岳阳专区。1966年析湘阴县东部设汨罗县。1975年复设岳阳市,1983年7月升格为省辖市。1986年1月撤销岳阳地区,其所辖县、区、场并入岳阳市,实行市管县体制。现辖两市(县级市)、四县、四区。
4、经济发展水平
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17799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307元,,%;,,%;,,%;,,%。全市经济总量保持全省第二位,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
“百强城市”。岳阳市GDP值在长江沿岸13个城市(地级市)中仅低于江苏南通、镇江居第三位。
5、人口与劳动力就业
2007年底,,,%。,%,,。
社会劳动力就业结构方面,2007年底,,%,其中,%,%,%。
6、城镇生活水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603元,,居全省第三位,居长江沿岸城市的第三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4325元,,居全省第五位,居长江沿岸城市的第五位;,全市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