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塘乡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一、总则: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重症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手足口病,规范和指导全乡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特制定本预案。(一)总体目标:及时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暴发和流行,指导和规范全乡范围内手足口病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二)工作原则:政府领导,部门配合;依法防控,科学应对;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靠科学,依靠群众。(三)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湖南省手足口病控制应急预案》。(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在全乡范围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手足口病暴发和流行且达到本预案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时,卫生、教育等相关行政部门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学校、托幼机构开展手足口病防治应对准备及应急处置工作。
二、应急组织管理机构及其职责:(一)组织体系:大塘卫生院成立防治手足口病组织,乡卫生院院长黄回春任组长, 各单位一把手(主任)、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1、决策机构。大塘卫生院防治手足口病领导小组是全乡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决策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全乡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根据疫情预测和变化情况,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全乡防治手足口病工作的重要事项和重大决策。2、日常管理机构。防治手足口病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卫生院,院长黄回春任组长,具体负责本地日常防控工作的业务指导、组织管理与监督检查。防疫专干何金华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3、应急指挥体系。发生疫情时,按照疫情等级,启动相应的指挥体系。谭宜军任副组长,负责辖区内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组织管理与协调指挥。
(二)乡防治手足口病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工作组职责:1、综合组。由乡政府办和卫生局派员组成。负责协调各工作组的工作;承办各种会议;草拟文件、领导讲话,负责秘书、文书和机要工作。2、防疫信息组。由乡防疫站成员组成。负责收集、整理、分析我乡疫情动态,按时报告疫情;向现场派遣防治专业技术队伍,对防治工作实施督导;组织协调流行病学专家研究制订预防控制方案;掌握各地预防控制工作情况,编写、报送工作信息等相关资料;组织公共场所、医疗机构及学校的卫生监督。3、医疗组。由卫生院派员组成。落实各项准备措施;对病人开展救治、转运;做好临床专家会诊、治疗和护理等工作;完善医院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的防护。4、专家组。卫生院分别组建临床技术专家小组、流行病学专家小组、病原学检测技术专家小组、卫生监督执法小组。指导病例的诊断;提出医疗救治方案,指导全市医疗救治工作;分析疫情动态,提出疫情分级预警和启动、终止预案的建议;参与或指导流行病学调查、疫情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