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毕业答辩范文.ppt

格式:ppt   大小:6,273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毕业答辩范文.ppt

上传人:aibuaiwo1318 2018/4/27 文件大小:6.1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毕业答辩范文.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03
04
材料方法
研究内容和结果分析
结论讨论
02
立题依据(前言)
01
目录
(前言)
研究背景
1965年,崇州枇杷茶曾被评为全国21个优良茶树品种之一,1985年又被四川省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四川省五大地方良种茶树之一,是四川最重要的几个野生茶树资源之一;
经过漫长岁月的自然演变和人工栽培驯化,存留下来的种质资源具有独特的适应性和遗传基因多样性,具有宝贵的开发利用价值,也是品种改良的宝贵财富;
对于崇州枇杷茶野生大茶树,目前仅20世纪90年代左右有少量相关的概略研究,但仅将枇杷茶群体作为一个大的研究对象,并无群体内系统、分类的细化研究。但是不同类型的大茶树中可能存在利于杂交育种的原始材料,需进行细化而系统的研究鉴定,择优繁殖应用。
所以,本文通过对崇州枇杷茶野生大茶树形态特征的调查,研究其植物学特征,旨在为崇州枇杷茶野生大茶树的资源现状、开发利用及保护提供理论数据支持。
形态学标记手段简介
形态标记是与作物经济性状、演化分类相关的农艺性状具体表现,是生物各种形态特征的组合,是基因组DNA编码序列及其调控序列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变异经过基因表达产生表型变异,表型变异越大,可能存在的遗传变异也就越大,所以研究表型的多样性,是研究利用资源最直接且最简单的先导指标,表型多样性研究在国内外一直比较活跃。在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上,形态标记主要是物候期表现、株型、叶片、新梢等特征特性及花粉形态特征等,包括茶树的树体、芽、叶、花、果实、种籽6个部分,共45个性状,作为最基础的研究手段,在物种的分类及资源鉴定上是较为主要的指标。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文通过对崇州枇杷茶野生大茶树的形态特征调查,研究其植物学特征,旨在研究大茶树遗传特性及演化规律、判断其潜在产量品质,从而充分发挥鲜叶的经济价值,并为寻找高产、优质的特异性资源、为崇州枇杷茶野生大茶树的资源现状、开发利用及保护提供理论数据支持。

从众多的野生崇州枇杷茶树群体中,筛选出分布较广、数量较多、生长势强、形态特征具有代表性的野生大茶树,根据对茶树形态性状第一主分量分析贡献最大者的树型和叶尖、第二主分量分析贡献最大者的花瓣数和花柱分裂数,再结合叶脉对数、锯齿对数等,将野生大茶树初分为六个类型,分别编号为A类、B类、C类、D类、E类、F类,以当地主栽品种福选9号为对照,编号为CK。
实验材料
资源调查前期准备
收集崇州市枇杷茶树的相关信息和资料,重点掌握野生大茶树分布地区的地理位置、交通路线、地形等。制定调查方案,准备调查所需的GPS、测量工具、样品采集箱、资源性状调查表等。

采用随机取样法对野生大茶树的叶片、花、果实、种籽等部位进行取样,根据NY/T 1312—2007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茶树进行观测,各项数据按照对应的方法和要求记载于相应的数据采集表中。
统计分析
运用Excel 2003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采用DPS (Duncan多重比较法)。
实验方法
3. 研究内容和结果分析
茶树资源分布
茶树树体性状
芽叶、成熟新梢特征
成熟叶片性状特征
茶花性状特征
茶果、茶籽性状特征
崇州枇杷茶野生大茶树资源分布
表1 崇州枇杷茶野生大茶树资源分布
Table 1 The resources distribution of Chongzhou loquat tea
据不完全统计,崇州市范围内有野生老茶树1296棵,矮化的崇州枇杷茶园600亩,,340余棵枇杷老茶树,本次共统计953株野生大茶树,,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野生大茶树直径10~60cm,高2~8米,树龄20~500年,多数零星分布生长于常绿阔叶林与针叶、阔叶的混交林中,无一定的种植方式,部份生长在农耕地内外、村旁或路旁。由分布区域和生长现状,更显崇州枇杷茶的弥足珍贵和作为种质资源研究的必要性。
表2 崇州枇杷茶野生大茶树树体性状
Table 2 The Tree Body Characteristic of Chongzhou loquat tea
崇州枇杷茶野生大茶树植物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