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0
文档名称:

2014版前列腺癌诊疗指南PPT.ppt

格式:ppt   大小:4,163KB   页数:6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4版前列腺癌诊疗指南PPT.ppt

上传人:bai1968104 2018/4/27 文件大小:4.0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4版前列腺癌诊疗指南PPT.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河南旅游商品发展状况及趋向
现在,衡量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已经变成了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消费所占的比重。对广大游客来说,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购物,游览过程中选购一些当地的传统工艺品作为纪念,是一种旅游的乐趣。对于旅游经营者来说,旅游商品的销售是赚取外汇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目前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对旅游商品的开发,旅游商品的销售额已成为衡量当地旅游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省的旅游纪念品主要还是局限在当地的土特产品,具有河南特色,新颖、美观、实用的旅游商品少,商品加工水平低,重复模仿的多、有创意的少;旅游商品的科技、文化含量不高;而地方土特产产品不但价格低廉,而且包装简单,没有高度的附加值;商品生产销售整体产业化水平低,无法形成新的旅游消费增长点。甚至大部分游客在我省的景区内购物消费额只有仅仅2元,只占整个旅游业总收入的10%左右。由于目前河南省大部分旅游景区对购物与娱乐的重视不够,游客到景区主要消费还是吃、住、游三项,景区内外娱乐设施少,档次低。因此对于消费弹性较大的“没有上限”的购物和娱乐消费,有些景区几乎就是“零消费”;而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购物消费额已占旅游经济总收入的30%~50%,因而积极进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研究,增强旅游观光的文化氛围,提高旅游业的创汇收入水平,是目前全省旅游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虽然在旅游业的初级阶段,由于旅游者的消费能力较低,对购物和娱乐的需求十分有限,甚至有的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基本不存在购物和娱乐的消费行为。但是目前河南省旅游业正从观光旅游转化为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进入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阶段,这一发展趋势促使我们要对游客的消费结构和旅游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升级,不能简单的停留在过去以门票、食、宿为主的消费结构,而要加大娱乐和购物消费的比例。可是目前因为我省旅游景区大产业观念尚未真正确立,很多景区负责人还停留在对旅游业最肤浅的认识上,以为搞旅游就是加大对门票的销售,靠提高门票价格来增加旅游业收入。在我省的旅游业六大要素所产生的效益结构中,主要收入结构仍然是门票、餐饮、住宿,特别是对景区的门票收入依赖性很大,而游客在旅游景区内的消费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就更加不利于我省旅游业的发展。据有关人士分析,河南省的游客花费中,一般情况下,门票花费约占40%,食、宿占约40%,交通占约15%,而购物和娱乐两项仅占5%左右。特别是对于一些区域性的客源、一日游的景区,由于没有住宿收入,门票消费所占的比例更大,几乎达到50%以上。2008年的五一,开封清明上河园仅门票消费额就占游客总消费支出的80%左右。这种消费结构与旅游发达地区截然相反。参考其他旅游业较发达的地区,门票收入仅占整体旅游产业收入的极小部分,门票与其他收入比约为1:左右。甚至有些地区还取消了门票,比如我国的著名旅游地区杭州,就取消了西湖的游览门票,其旅游收入不降反升,有力地证明了不能仅仅依靠卖门票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另外目前,发达国家旅游购物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达到40%左右,我省还不到20%,大力发展旅游商品潜力巨大、刻不容缓。
发展旅游事业,建立大旅游产业的观念,有助于我省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我认为,要想改变我省旅游商品同质化、缺乏竞争力的现状,必须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建立整体旅游观念、建立地域旅游观念。要发展旅游业,就要改变我省目前开发旅游业只着眼于门票收入的观点,在食、住、行、游、购、娱、信这些环节上下大功夫、下真功夫,积极开发旅游衍生产品和服务,提高附加值,使游客实现“白天有看的,晚上有玩的,走时有带的”的意愿,实现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以旅游业的大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繁荣发展。现在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做法是取消门票,通过旅游者的流动所产生的对旅游要素的消费以及商品销售活动和景区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大旅游特别是旅游产业的发展,从而达到带动整个地区旅游及相关经济发展的目的。要建立整体旅游观念,就要对旅游业本身进行深化发展,就要积极利用国家新政策,实现旅游业的区域合作。要发展河南省旅游业不能单打独斗,要加强中部地区的整体区域合作。目前中部6省已经达成共识:发展现代旅游业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指导方针。中部6省政府通过不断的探讨、协商、实践,对中部地区区域内各省、市的特色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整合,以形成不同层次的旅游产品体系。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加快重点项目——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步伐,不断努力打造一批旅游精品。分别以各省成熟的旅游景区为重心,整合中部6省旅游资源,以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漂流之旅、温泉旅游、科教之旅、农业旅游等为主题,对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的加快开发步伐,精心打造旅游示范点,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文化节目、旅游名镇、旅游景区,及时关注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