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技术规范.docx

格式:docx   大小:511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liwenfei1314 2018/4/28 文件大小:51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技术规范.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辽宁林业科技
Journal of Liaoning Forestry Science & Technology
2008 年
第 3 期
2008
№3

桓仁林蛙的生态观察
张树清1 ,吕
蕊2 ,张天觉1 ,刘维东1 ,田华森2
(1.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辽宁桓仁 117200 ; 2. 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沈
阳办事处,辽宁沈阳 110036)
摘 要:为了保护和发展桓仁林蛙( Rana huanrenensis ) 这一珍稀的物种资源,作者进行了野外实地
观察,发现桓仁林蛙 4 月下旬配对产卵,有极强的产卵区域地。卵产在河卵石上,为林蛙属所独有,
性行为也与其它林蛙有所不同。蝌蚪发育成幼蛙需要60d左右,活动范围较窄,适宜生存在水质无污染、清澈透底的河流中,河流周围多以灌木丛为主,9 月下旬在产卵区域附近入蛰。
关键词:桓仁林蛙;分布;形态;蛙卵发育;蝌蚪发育
文章编号:1001 - 1714 (2008) 03 - 0028 - 03
中图分类号: S718 . 62
文献标识码:A
1 自然概况
桓仁林蛙( Rana huanrenensis ) 生态观察试验区主要在辽宁省桓仁县八里甸子镇北大河及柞木台子村小同帮两个区域,两个区域相距约5km ,地理坐标为东经 124°49′~124°52′,北纬 41°16′~41°20′,海拔
为 500~600m ,属长白山支脉龙岗山的延续部分,沟谷纵横,植被茂盛,多为天然次生林,动植物群落复杂多样。该区人为活动少,天然植被保护完好,溪流交错,水质清澈,无污染。由于森林内的温度调节, 使这里的水温保持常年的低温状态,形成了一个独
特的气候条件。
2 我国林蛙群及在辽宁的分布
1940 年 Popa 和 Boring 将林蛙群简单的分为 2 种,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的林蛙定为日本林蛙。1959 年和 1960 年刘承钊和胡淑琴又将我国的林蛙分为 4 种;1981 年叶昌嫒和费梁等在新疆地区
又发现一林蛙新记录———阿尔泰林蛙( R . altaica) 。至此,我国林蛙现有 10 种: 中国林蛙( R . chensinen2 sis) 、黑龙江林蛙( R . amurensis ) 、阿尔泰林蛙、昭觉林蛙( R . chaochiaoensis ) 、峰斑林蛙( R . cheuronta ) 、
各地,由于地区生境不同,中国林蛙的品质也有所不
同,区域的变化也导致中国林蛙体形大小和保护色受到了很大影响,随着地区变化而变化,所以桓仁林蛙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林蛙的亚成体”。后来又有人认为是“黑龙江林蛙”。黑龙江林蛙国内见于黑龙
江、吉林、辽宁彰武。国外分布于俄罗斯及朝鲜。与桓仁林蛙栖息区域很相近,形态特征又与桓仁林蛙有很多相似之处,在一段时间里又把桓仁林蛙定为“黑龙江林蛙”。
1985 年 4 月 18 日以来,笔者在辽宁老秃顶子自
然保护区,饲养并观察了桓仁林蛙的形态特点。通过观察发现与前二者很相似, 但也有不同之处, 从
1987 年 4 月 20 日始,本人与辽宁大学刘明玉教授又重新采集了标本,同时也采集了中国林蛙的标本进行饲养对照。经研究、查阅有关资料,确认它是一个新种, 1993 年在《动物分类学报》18 卷 4 期正式发
表。
模式标本采集于辽宁省桓仁县八里甸子乡北大河,海拔 520m 。标本分别保存在辽宁大学生物系标本室和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标本室。至此,辽宁有中国林蛙、黑龙江林蛙和桓仁林蛙 3 种。
3 生态观察
3. 1 环境的选择桓仁林蛙对栖息环境和产卵场所要求极为苛
刻,这两个区域的选择均以产卵场所为主,二者缺一
长肢林蛙( R .
镇海林蛙( R .
桓仁林蛙。
longicrus) 、峨嵋林蛙( R . omeimontis ) 、
zhenhaiensis ) 、中亚林蛙( R . asiatca ) 、
过去林蛙属在辽宁只分布 2 种: 中国林蛙和黑
龙江林蛙。中国林蛙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及辽宁
污染及林木采伐) ,都会使这个种群彻底抛弃这一繁
水边的河卵石下,有的藏于岸边的泥土边缘,未见吃
衍区域,从此这个种群家族会逐渐消失,不再恢复。
3 . 2 产卵地的选择桓仁林蛙对产卵区域的要求很严格,一般均选
择在河床边缘水流平缓,水深在 10cm 左右,水可流
动的浅滩处或在河边挡住主流的水湾处及靠近岸边有石子的水坑中,水坑必须有能从一端进水,另一端出水的流动水,这种地方河边多为均等的河卵石、沙为主,透光度好,水温相应的比河心温度高,水流动可以保证有充分的含氧量,缓慢的水流量又不至于
将粘在鹅卵石上的卵团冲走。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