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洋务运动1.ppt

格式:ppt   大小:4,047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洋务运动1.ppt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8/4/29 文件大小:3.9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洋务运动1.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洋务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在内政外交上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洋”原意外国,“洋务”即指一切涉及外国的事务。
洋务派为了***人民,维护封建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史称“洋务运动”。
洋务派
洋务运动背景
内忧
外患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者
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败 领土主权丧失
洋务运动目的
解内忧
排外患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农民起义
抵御外来侵略
维护清朝统治
方法
主张学****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师夷长技”
近代军事技术
洋务派的产生
爱新觉罗·奕
~
恭亲王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中央代表
爱新觉罗·奕(xīn),封恭亲王,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洋务派首领,咸丰帝同父异母弟,道光帝第六子,绰号“鬼子六”。1861年后掌管军机处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维新变法运动期间,鼓吹“祖宗之法不可变”,阻挠变法维新。1898年5月病死。
曾国藩
1811~1872
地方代表
左宗棠
1812~1885
李鸿章
1823~1901
张之洞
1837~1909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学****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建设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洋务派的地方代表人物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60年代
“自强”
“求富”
前期
后期
过程:19世纪60~90年代
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
内容:
内容: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旧址
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12月由曾国藩创设,是清末最早官办的制造近代武器的军事工厂。该厂“全用汉人,未雇洋匠”,规模较小,专造子弹、***、炸炮等武器弹药。1864年,该厂迁往南京,次年改建为金陵机器制造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