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刻舟求剑2.doc.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刻舟求剑2.doc.doc

上传人:wipkllp 2015/5/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刻舟求剑2.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第二课时学案
编制人费正和审核人李振仁李兴编制时间2009年09月13日
用时 30 班级姓名第小组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懂得刻舟求剑得不到剑的原因,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办事的道理。

,积累词语。
,拓展能力。

,?-公元前235年,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卫国濮阳(今河南安阳滑县)人。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始皇登上王位,任秦朝相邦,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十六篇,二十余万字。

(一).查字典给下列字正音
涉         坠         遽        契        惑
(二.)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词义
涉江:渡江               其:他坠:落、掉                    遽:急速
契:同“锲”,刻          是:这里所成坠:落下去的地方          所契者:刻的地方求:寻找                      行:走不亦――乎:不也是吗          惑:糊涂
(三)、理清层次,弄清句子的关系
1、哪句话告诉了我们故事的起因?
2、结果找到了吗?
3、为什么没找到?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
4、文中哪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这件事有何看法?
这是个什么句?(反问句)
5、按照起因、经过、结果、议论背诵全文
6. 翻译句子: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归纳整理古今不同义字词句式

实虚词含义
寓言特点寓言大意诵读全文寓意
重点句式含义

1.《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自《________》,编者是________。

①坠( ) ②遽( ) ③契( )

①涉( ) ②是( )
③遽( ) ④求( )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②遽契其舟( )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则寓言有什么共同的寓意?
?
《古代寓言二则》第二课时教案
主备人:费正和复备人: 时间
: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