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肾病综合征
定义
以浮肿、大量蛋白尿、低血浆蛋白、高脂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
病因
分类
儿童
青少年
老年
原发性
微小病变型肾病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膜性肾病
继发性
过敏性紫癜肾炎,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先天性肾病综合症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
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性,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或实体肿瘤
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
病因
肾小球滤过屏障病变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大量蛋白被滤出
原发性肾小球水钠潴留
蛋白尿
低白蛋白血症
水肿
肾小管重吸收不完全
病理类型
微小病变型肾病
minimal change glomerulonephritis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esangial pro1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mesangial capillary glomerulonephritis
膜性肾病
membranous nephropathy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focal segmental lesions
一、微小病变
minimal change disease,MCD
肾病综合征
LM:基本正常
IF:(-)
EM:足突融合
肾小球病常见病理类型
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 sclerosis
肾病综合征、或肾炎综合征
LM:局灶节段性硬化
IF: IgM、C3(+)
EM:足突融合
三、膜性肾病(1)
membranous nephropathy
肾病综合征
LM:GBM增厚,有钉突和上皮下IC
IF:颗粒状IgG、C3沿GBM分布
EM:上皮下电子致密物、足突融合
分为五期:
三、膜性肾病
I期:上皮下IC,无钉突。
II期:上皮下IC+钉突
III期:在II基础上钉突外端融合。
IV期:在III期基础上,IC溶解。
V期:恢复正常
I期
II期
III期
IV期
(2)
四、系膜增生性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ar nephritis、
IgA肾病(IgAN)
肾病综合征或肾炎综合征
LM: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
IF:系膜区IgG、C3,若以IgA为主称为IgAN
EM: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区电子致密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