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俄石油贸易现状分析
毛旦飞
一中俄石油贸易现状
(一)贸易量跳跃式增长
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 2006年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前三位的商品为:第一,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沥青等,,占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商品总额的48. 1%,同比增长50. 4%,其中原油占36. 5%,%;第二,木材析及木制品、木炭,,%;第三,钢铁,占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商品总额的7·7%。2007年1~ 6月,俄罗斯对中国出口占第一位的商品仍为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沥青等,,占同期俄罗斯向中国出口总额的43. 9%,同比增长12·2%,其中原油出口额为26. 42亿美元,%。
从历史上看,中俄之间的石油贸易主要表现为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中国从俄罗斯的石油进口。20世纪70年代之前中国石油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石油贸易微乎其微。70~80年代,中国石油从1973年的部分出口转为80年代末的大量出口,出口的方向主要是波罗的海国家,中俄两国的石油贸易仍然没有太大进展。
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7年的统计数据看,中俄石油贸易呈现一种加速增长趋势(见表1)。1992年后,中俄石油贸易开始有起色,主要是中国从俄罗斯的石油进口开始增长。从表1可以看出, 1992~1999年,除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外,中国从俄罗斯的石油进口基本上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中国从俄罗斯石油进口主要是成品油的进口,年均进口量为151. 8万吨,年均成交额达1. 9亿美元。从俄罗斯进口原油虽然总的增长速度很快,从1992年不足1万吨飙升到1999年的57
·2万吨,年平均增长8万吨,但原油进口量占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份额最高的1999年也只不过是21%左右。
2000~2007年,中俄石油贸易成倍增长,尤其是在2002年和2004年中俄石油贸易呈跳跃式增长,原油进口已取代成品油进口地位,成为中俄两均进口量达584. 6万吨,年平均增长幅度超过70%。不仅如此, 2004中国从俄罗斯的原油进口突破1 000万吨,从而升至从俄罗斯进口商品的第一位,比重达24. 1%。2006年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原油约1 596·5万吨,比2005年增长25%。与前几年相比, 2007年中国从俄罗斯的原油进口增长幅度有所回落。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中俄石油贸易的绝对量不是很大,但增长速度很快,尤其是在2000~2006年的7年里,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数量不断增长,这一趋势说明中俄石油贸易的潜力很大,前景广阔。
(二)贸易方式由“贸易油”向“分成油”转变
表1 中俄石油贸易状况
年份
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总量(万吨)
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成品油总量(万吨)
中国进口原油总量(亿吨)
中国进口成品油总量(万吨)
1992
6
768
1993
7
1 657
1994
5
1 289
1995
9
1 386
1996
2
1 583
1997
7
2 379
1998
2
2 174
1999
1
2 082
2000
7
1 805
2001
6
2 145
2002
1
2 034
2003
-
2
2 824
2004
1
-
2
3 788
2005
1
2
3 143
2006
1
8
3 638
2007(1~6月)
4
1 80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6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93~2003年);《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2004~2005年);俄罗斯联邦统计局, http: //www. gks. ru;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http: //. cn
“国际石油贸易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分成油’,属于合资合作开发,部分资源直接由国际大型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