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城市五年农业发展规划
为加快推进都市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生态和谐宜居城市建设,努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都市农业的意见》(淄发[20xx]8号),结合《山东省农业功能区划方案》、《**市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市城市总体规划》、《**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都市农业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总体目标,立足组群式城市实际,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都市城市化地区和周边间隙地带,依托城市的人才、科技、资金、信息和市场优势,突出“生态、安全、优质、集约、高效”五个要求,综合开发农业的经济、生态与社会等功能,加快实现路域美化、田野绿化、水系生态化、园艺标准化,形成与组群式城市相协调、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都市农业体系,增创淄博农业发展新优势。
(二)工作原则1、坚持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原则。在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都市农业在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增添城市景观、传承地域文化和教育示范等方面的作用。
2、坚持市场运作与政府扶持相结合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组织推动和政策扶持,培育发展新型农业市场主体,吸引人才、资金、技术等各种要素发展都市农业。
3、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严格保护耕地和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正确处理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农村与城市、农业与非农产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4、坚持重点突破原则。以中心城区为重点,突出发展花卉园艺产业,推动**区、高新区都市农业率先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次中心城区、中心镇、中心村因地制宜发展功能多样、业态丰富、产业融合的都市农业综合体系。
(三)发展目标以城乡和谐、产业融合、建设生态和谐宜居城市为目标,到20**年,基本完成由城郊农业向都市农业的转型,形成以生态有机农业、休闲观光农业、高产高效农业为主体,集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科研示范、休闲观光、景观绿化、生态涵养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农业体系,基本实现农业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由注重生产向注重市场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城市建设增添新的景观,生态建设增加新的效应,农业发展拓展新的空间,农民增收开辟新的渠道。到20**年,全部完成中心城区所有山头、水系生态修复和景观绿化,以花卉苗木、智能温控、餐饮娱乐为主的园艺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占到中心城区农业用地的50%以上,建成绿色长廊1000公里,都市农业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面彰显,整体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1、生态功能目标。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业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基本建立起涵养能力较强、生态景观优美、空气水源清洁、高效节能节水和农业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生态服务价值较高的农业生态体系。到20**年,全市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1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
;到20**年,全市生态公益林面积稳定在18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