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8
文档名称:

【文学研究】茅盾.ppt

格式:ppt   大小:5,875KB   页数:6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学研究】茅盾.ppt

上传人:86979448 2018/5/2 文件大小:5.7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学研究】茅盾.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茅盾
基本要求:了解茅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把握茅盾小说的艺术成就。
重点与难点:
一、茅盾小说的艺术成就。
二、《子夜》的思想意蕴、人物形象、艺术特色
一开创新的文学范式 (一)茅盾生平与创作道路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乌镇人。茅盾是发表小说《幻灭》时用的笔名。
茅盾是在中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的著名作家。他同鲁迅、郭沫若一起,为中国文艺和文化活动奠定了基础。
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父亲沈永锡,清末秀才,通晓中医,是具有开明思想的维新派人物,颇重视新学,除声、光、化、电和数学等自然科学外,也喜欢传播进步思潮的社会科学著作。母亲陈爱珠,是一位通文理、有远见而性格坚强的妇女。茅盾10岁丧父,童年时代,就接受了母亲所教的文学、地理和历史知识。茅盾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
茅盾出身于受维新思潮影响的小康家庭,从小就接触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从1911年春到1913年夏,茅盾先后在浙江省立二中(今湖州中学)、省立三中(今嘉兴中学),和杭州安定中学读书,课余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中外古典名著。在湖州中学期间,国文课代课教员钱玄同曾为茅盾的作文《志在鸿鹄》写下“是将来能为文者”的批语。1913——1916年进入北京大学预科学****br/>文学活动与创作时期
1、五四时期(1916—1927):是一个年轻的翻译家、社会活动家和理论家。
2、大革命时期(1927—1929):“矛盾“的茅盾。
3、日本时期(1929——1930):创作成熟期.
4、左联时期(1930—1937):创作辉煌期。
5、抗战时期(1937—1945):继续创作期。
(1949—1981)。
沈雁冰
1938年春,茅盾与夏衍、潘汉年摄于广州黄花岗。
1940年,茅盾在鲁迅艺术学院为文学系讲课,题目是《中国市民文学概论》。
茅盾是社会活动家
1920年10月,由李汉俊介绍,加入马克思主义小组。1921年共产党成立后转为正式党员,担任直属中央的联络员
1923年,和邓中夏等五人当选为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兼任国民运动委员会委员长,执行统战任务。
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组织上海教职员救国同志会,还组织了商务印书馆的罢工斗争。
从1921年到1923年,先后在共产党创办的平民学校和上海大学任教。
1925年底与恽代英一起筹组国共两党合作的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执行委员会,担任宣传部长。
1926年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并留在广州,进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成为当时担任代理宣传部长的毛泽东的秘书。
1927年初,到武汉担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的政治教官。四月担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机关报《汉口民国日报》总主笔。
1927年7月,汪精卫背叛革命后,本来要去南昌参加起义,但在江西牯岭生病,错过了参加起义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