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教育学部分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296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教育学部分知识点.doc

上传人:s0012230 2018/5/2 文件大小:2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教育学部分知识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育综合》
——《教育学》部分纲要
Mr. Zhang

教育
教育的概念
广义: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狭义:学校教育。
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促进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更狭义:思想品德教育活动。
个体角度: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活动。
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孟子。
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属性:育人,即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本质属性体现在: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教育是人类有意识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ƒ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直接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的结构
教育者;
‚受教育者(学****者);
ƒ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或教育措施)
内容上看: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教科书;
形式上看: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注: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才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教育的功能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
个体发展功能: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本体功能)
‚社会发展功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通过培养人影响社会,即:派生功能)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
正向功能: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负向功能: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方式:
显性功能:在教育活动中出现与教育目的相吻合的结果。
‚隐形功能:伴随显性功能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
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说(代表人物:朱熹,各宗教)
‚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
西方近代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忽略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的养育行为之间的差异。
ƒ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孟禄)教育起源于生活中儿童对***的无意识模仿。
把人类有意识的教育行为混同于无意识模仿,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④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苏联教育学家)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教育的发展
(1) 原始社会的教育
特征:
√教育和社会生活、劳动生产紧密相连;
√教育具有全民性、自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
√教育具有原始性。
(2)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各时期教育的特征:
奴隶社会: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出现学校教育。(我国最早的学校出现于商朝)
特征:
√学校教育成为奴隶主的工具,教育具有阶级性;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学校教育趋于知识化;
√学校教育制度尚不健全。
封建社会:
特征:
√等级性、专制性、保守性、劳动与劳动生产相脱离。
古代东西方教育的共同特征:
√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古代各时期教育的发展:
夏代:
已有学校设置(无考古证实),“序”:面向奴隶主贵族子弟;“校”:面向平民甚至奴隶。
商代:
比较正规的学校教育场所(有文献与考古证实),大学、小学、庠,序等。
西周:
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显著特征:“学在官府”,“学术官守”;设有“国学”(王城,诸侯国),“乡学”(地方);基本学科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是“六艺”教育的中心)
春秋战国:
官学衰微,私学兴起;倡导学术自由,儒墨两家影响最大。
两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为最高教育机构;地方官学称为“郡国学”或者“郡县学”,发展于“文翁兴学”。
隋唐:
重振儒术,三教(儒、佛、道)并重;采取科举制;中央官学主干: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
宋、元、明、清: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初秋》;明代后八股文成为科考固定形式,八股文出现表示封建教育开始走向衰落,光绪三十一年废除。
古印度:
教育与宗教相联系,分为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僧侣是唯一的教师;教育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古埃及:
开设宫廷学校和职官学校,培养贵族和官员子弟,农民子弟和奴隶没有受教育的权利;“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古希腊:
雅典教育:西方最早形成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培养政治家和商人。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军人。
古罗马:
家庭教育为主要教育形式;主要培养雄辩家。
中世纪西欧:
教会教育: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士教育:“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