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9
文档名称:

全国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推荐表.doc

格式:doc   大小:1,714KB   页数:1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全国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推荐表.doc

上传人:zxwziyou8 2018/5/2 文件大小:1.6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全国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推荐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附件1:
全国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推荐表
单位名称:云南师范大学           填表日期:2008年11月1日
论文题目
培养高职高专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作者姓名
论文答辩日期
学科专业方向
何守元
2006年7月13日
学科教学(数学)
攻硕期间及获得硕士学位后一年内获得与硕士学位论文有关的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题目,刊名,时间,社会影响)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2、联想?猜想?证明,中国素质教育新世纪教育工作者优秀论文集,德宏民族出版社,2002,9;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8;25卷;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8;25卷。
论文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对作者工作及所在单位工作)
1、该项研究极大地开拓了作者的视野,提高了作者的数学教学理论水平,并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课堂教学录像研究等诸多方面做出了系统而有益的尝试与探索,确立了科学的研究态度和方法,获得了丰富而宝贵的实证性研究经验。
2、该项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及实验过程获得了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领导、同行及师生的理解、支持和赞同,对学校的数学教学及教师的教学研究产生了良好的促动作用,转变了学生学****高等数学的观念。2007年全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作者的数学教学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被确认为丽江师专优秀教师、首批骨干教师,被评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并承担了校级课题《悖论与中小学数学教育》、《数学教学技能训练》的研究任务,就读研究生期间被云南省高职评审委员会评定为副教授。
3、作者曾多次被丽江市古城区教委聘为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评委,多次被邀请到中小学校作专题讲座和教研指导,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出版专著(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

 
 
获奖项目(名称、等级及时间)
《联想?猜想?证明》,云南省教育工作者优秀论文大赛二等奖,省级,2002、9。
《极限教学初探》,全国教育学院院报论文三等奖,国家级,2003,4。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优秀教师,校级,2007、7。
中文论文摘要(论文选题的意义,论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
摘要:学生能力的发展要以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构为前提和归宿,这个过程的核心就是学生的反思。人对自我认知过程的自我监控能力是其认知水平的核心,而自我监控的基本表现形式就是反思,它的强弱直接影响人的一生对社会的贡献。教学生学会学****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章建跃先生的研究指出:目前数学教学中缺乏对学****解题)过程的反思及指导,是造成教学质量低下、思维发展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将严重阻碍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数学反思能力,尽快引导他们学会学****适应大学学****环境,对高职高专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反思本质上是对认知过程的再认知,反思能力是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范良火先生的研究指出: “自身的经验和反思”以及他们“和同事的日常交流”是教师“教学的课程知识”的重要来源。培养学生数学反思能力,对今后将要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部分高职高专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正是基于上述基本认识,结合自我工作实际,笔者选定了高职高专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展开了历时5个月的实证性研究。
该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问卷测量、案例分析、自然实验、录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培养高职高专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教学现状、培养策略及评价手段等一系列问题开展了教学实验研究,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检测、分析了实验的效果,初步得出了对实际教学有一些参考价值的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了学生良好的数学反思****惯、反思意识和反思技能的养成,实验班学生数学反思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对学生数学学****及高职高专数学教学的特点、影响学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的因素的分析比较符合实际,由此而提出的概念、命题四层次反思性教学设想及教学策略的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实验班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所提高。特别是中等生、后进生成绩提高比较明显。说明评价手段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增强了主体意识,学生学****数学的情感态度、观念、兴趣、参与意识、团队精神等非智力因素发生了某些积极的变化。 :数学成绩差的学生数学反思能力较弱,但数学成绩好的个别学生数学反思能力未必强。说明:学生数学成绩与数学反思能力并不成正比关系。这可能与个体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