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爱国思乡余光中.ppt

格式:ppt   大小:822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爱国思乡余光中.ppt

上传人:luciferios08 2018/5/3 文件大小:8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爱国思乡余光中.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爱国情怀
沙田山居
留取丹心照汗青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沙田山居
余光中
作者简介
余光中,诗人,作家。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南京,22岁迁台,因眷念故乡,神游古典,亦自命江南人。
他在海内外文学界享有盛名,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方面成就卓越。他的诗《乡愁》及散文《听听那冷雨》、《我的四个假想敌》等十分闻名。乡愁,是余光中先生文学创作反复咏叹的主题。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朗诵
3、18个月,也就是说,重九的陶菊已经两开,中秋的苏月已经圆过两次。
既用典又有意象。
用了陶渊明和苏东坡的典,而这“菊”这“月”不是一般的菊和月了,是一种具有特殊意味的意象了。
这两个典故,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作者是沉醉于陶令东篱下的“悠然”,还是牵萦着苏子月明“千里共婵娟”的梦幻?(韵味绵长)
由于巧妙的用典,使精彩的描写充满了浓郁的趣味,渲染了动人的氛围。
通过对语句的分析,请同学们把握本文的主旨及在本文中作者的情感:
梳理整合
明确:1、全文以“站在阳台上看山景”为线索,细腻描绘居室四周海水群山变幻莫测的景色,突出“好景虽美而乡愁难遣”的主题。
2、作者以一首诗收尾,照应了文章开头,使含蓄在整篇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明朗化,令读者回味全文,与作者产生感情共鸣。
作者及里行间无一字写乡愁,却通篇都蕴藉着淡淡的乡愁。
2、作者在第三段中说“我成了山人”可最后又说“也不能不下楼去”,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说说理由
(1)表达了作者渴盼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 (2)突出主题(或衬托、照应) 理由:
“成了山人”,说明自己如在仙境中生活,按
常理应希望永远这样生活下去,可作者却有
更高远的追求,“下楼去”维护祖国统一。
重点揣摩
含蓄深沉地吐露了思国怀乡的情怀
留取丹心照汗青 卞毓方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
整体把握
分角色朗读第二部分中元人劝降过程中的对话,文天祥是一个怎样的人。
评价
是一位有着金铮铮铁骨的民族英雄。坚守节操,忠肝义胆;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移。任凭元人威逼利诱,也丝毫不能动摇他对国家的忠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