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矿用机械类产品安全标志现场评审准则.doc

格式:doc   大小:450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矿用机械类产品安全标志现场评审准则.doc

上传人:ipod0a 2018/5/3 文件大小:4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矿用机械类产品安全标志现场评审准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矿用机械类产品安全标志现场评审准则
(试行)
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
2010年5月
矿用机械类产品安全标志现场评审准则(试行)
说明
一、本准则根据《安全标志现场评审规范(2010版)》制定,适用于矿用机械类产品的安标评审。
二、矿用机械类产品现场评审准则由矿用机械类产品现场评审通用要求和矿用机械类产品现场评审专用要求两部分组成。
三、根据《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现场评审管理细则》第十四条规定,根据各生产要素对产品安全性能的影响程度,将现场评审规范中的评审项目分为否决项目(21项)、考核项目(68项)和观察项目(15项),在评审规范中分别用“★”、“●”、“■”加以标识。
四、根据《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现场评审管理细则》第十六条规定,现场评审实行量化评定。在否决项目合格的基础上,现场评审结论按评审情况分为A、B、C、D四级,A级为合格,B、C级为整改后合格,D级为不合格。评审结论判定规则如下:
A级:考核项目中无不符合项;
B级:考核项目中不符合项数不超过10%;
C级:考核项目中不符合项数不超过20%;
D级:考核项目中不符合项数超过20%。
五、否决项目的评审结论分为合格、不合格;考核项目和观察项目的评审结论分为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其中,“基本符合”表示该项目评审内容的符合度达到80%以上,5个“基本符合”等效于1个“不符合”。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需提出整改要求。
矿用机械类产品现场评审通用要求(试行)
★否决项●考核项■观察项
序号
项目名称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考核标准
1
机构

注册资金
★法人执照或营业执照的注册资金应符合要求。
注册资金不满足要求的,不合格。

生产合法性
★①营业执照应在有效期内;
★②所生产产品应在其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内。
营业执照未在有效期内的,不合格;
生产的产品不在其经营范围内的,不合格(另有规定的除外)。

生产场所
★应具备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固定场所,有生产场所的合法证明文件。
不具备固定的生产场所,不能提供生产场所的合法证明文件的,不合格。
2
管理体系

体系文件
★①应有健全的质量管理机构以及完整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②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具有可操作性并与现行操作相符;
●③应有明确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并传达至全体员工;
●④应建立质量否决制度。
质量管理机构不健全或组织机构的设置与实际不符,没有完整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不合格;
体系文件可操作性差,与现行运作不相符的,不符合要求;
无明确的质量方针和目标,且未传达至员工的,不符合要求;
未建立质量否决制度的,不符合要求。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①应有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制度;
■②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③产品质量审核内容至少应包括:标准规定的试验项目、生产过程和关键工序、用户质量反馈意见等;
■④对审核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制定、实施纠正措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
未制定管理文件或文件内容存在严重欠缺的,不符合要求;
未依据实际情况安排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不符合要求;
产品质量审核内容存在严重欠缺的,不符合要求;
未及时制定、实施纠正措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的,不符合要求。
3
人员

技术人员
★应具有一定数量获得机电类专业技术职称的在册技术人员,其学历或从事相关工作年限应符合要求。
获得机电类专业技术职称的在册人员数量、学历或从事相关工作年限不满足要求的,不合格。评审时,生产单位需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人员素质
●①相关负责人应对产品的安全性能有较深了解;
★②技术负责人应熟悉产品的安全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主要技术人员应熟悉标准、图纸、生产工艺、检验等工作;
●③关键工序的人员应该熟悉其生产工艺、设备操作规程等内容,操作熟练;
●④检验人员应该熟悉标准、检验规程等内容,操作熟练。
无损检测人员中至少有一名取得Ⅱ级(含Ⅱ级)以上资质。
生产单位相关负责人对产品安全性能不了解的,不符合要求;
技术负责人不熟悉产品的安全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的,不合格;主要技术人员不熟悉标准、图纸、生产工艺、检验等工作的,不合格;
关键工序的生产人员不熟悉其生产工艺、操作规程等内容,操作不熟练的,不符合要求;
检验人员不熟悉标准、检验规程等内容,操作不熟练的,或无相关资质的,不符合要求。

培训
■①应制定并实施培训管理制度;
■②应有年度培训计划,并明确培训要求;
■③应有人员培训状况记录,并能反映出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全部人员的培训情况;
●④应对从事特殊工种的人员(如电工、行车操作工、电焊工、探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