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发展史
第一代(1946~1957)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1965~1969)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1970~?)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2月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该机器命名为“ENIAC”,中文名称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计算机的特点
快速的运算能力
高强的存储记忆能力
很高的计算机精度和可靠性
具有较强的逻辑判断能力
工作自动进行
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硬件指构成计算机的物理设备。一个完整的硬件系统必须包括五大功能部门,即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计算机性能的好坏在很大程序上取决于硬件配置。未配备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祼机”。
存储器分: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内存储器,简称“内存”,位于主机内部,用来存放正在执行的程序,特点是速度快,容量小。
外存储器:也称“辅存”,用来存放暂时不用而又需要长期保存的程序和数据,特点是容量大,速度慢。
输入设备:主要作用是把准备好的数据、程序等信息转变为计算机能接收的电信号送入计算机,如键盘、鼠标。
输出设备:主要作用是把计算机的运行结果或工作过程以人们所要求的直观形式表现出来,如显示器、打印机。
软件是指为了使计算机完成特定任务所编制的程序和相关数据资料。主要分为两大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指统一管理、控制和维护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所必需的软件,主要功能有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等,如Windows、DOS等。
应用软件运行在操作系统软件之上,为特定领域中的某些具体应用而专门开发的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幻灯片制作软件PowerPoint等。
计算机的基本构成
一台Pc计算机的硬件部分由主机箱及常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3部分
显示器
键盘
鼠标
主机
打印机
打印机是常用的输出设备,用于把电脑输出的结果打印在纸上。
常用打印机有三类:
:打印速度较快,可打印连续纸张,价格便宜,但噪声大,打印质量低;
:打印质量较好,噪声小,价格中等,速度慢,一般都能进行彩色打印;
:打印质量非常好,几乎没有噪声,但价格较贵,一般不能彩色打印。
显示器
CRT显示器
液晶显示器
主机
光驱
软驱
硬盘
光驱、软驱和硬盘都属于外部存储器。硬盘的速度最快,容量也最大。软件由于容量小、速度慢,已逐渐被“优盘”所代替,优盘与硬盘、光盘和软件的存储方式都不一样,它是通过集成电路来存储信息的,因此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