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登革热诊疗方案解读.ppt

格式:ppt   大小:428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登革热诊疗方案解读.ppt

上传人:s0012230 2018/5/3 文件大小:4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登革热诊疗方案解读.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登革热诊疗指南解读 (2014版)
2014-11-6
概述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一、病原学
种属:登革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血清型:登革病毒共4个血清型,4种血
清型均可感染人。
抵抗力:登革病毒对热敏感,56℃ 30分钟可
灭活;在4℃条件下其感染性可保持
数周之久,紫外线、龙胆紫均可灭活
病毒,病毒在-70℃或冷冻干燥状态下
可长期存活。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登革热患者、隐形感染者和登革
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及带
毒的媒介伊蚊
传播途径: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仅部分人
发病;感染后对同型病毒产生持
久免疫
流行特征:

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各省均有输入性病例报告,广东、云南、福建、浙江、海南等南方省份可引发登革热热流行,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
潜伏期:3~15天,多数5~8天
病情轻重:普通登革热、重症登革热
典型登革热: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
三、临床表现
:第2-7天
急性起病,畏寒、发热,双峰热型。可伴头痛,
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并可出现恶心,
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皮岛”(第3~6天)见于颜面及四肢,可出现皮下出血、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衄等。
:第3-8天
部分高热持续、热退后病情加重,严重者休克、重要脏器损伤
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
血浆渗漏:球结膜水肿、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水
部分可出现严重出血及脑炎或脑病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