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机械制造基础教案
编者:刘云
机械制造基础
教学过程
绪论
为什么要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工程材料工艺学)?
械制造基础是一门传授有关制造金属零件工艺方法的综合性技术基础课。它主要传授各种工艺方法本身的规律性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和相互关系;金属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和结构工艺性;常用金属材料性能对加工工艺的影响;工艺方法的综合比较等。
研究的对象:常用的工程材料、材料的各种加工处理工艺。
例如:
钢铁、铝合金、铜合金、塑料等材料及热处理工艺、焊接工艺、铸造工艺、切削加工工艺等加工处理工艺。
举例:
常用主轴材料:45 。技术要求:调质处理。
箱体材料:HT200。技术要求:退火。
国家工业发展的三大支柱:材料、信息、微机。
。
工业和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工程材料的使用,研究材料最终是为人类的文明进步而服务。
。
基础课→(桥梁)→专业课
机械工程材料工艺学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对专业课和基础课起着桥梁的作用。
二、机械工程材料工艺学课程有什么特点?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安排了钳工、金工实习)。
,采用录像教学以及到工厂参观和实习,通过
师生的相互努力来学好这门功课。
三、怎样才能学好机械工程材料工艺学?
、学习、复习、巩固、应用、总结。
、要提问题、不能累计问题。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基本知识,铸造、锻造、焊接、切削加工基本常识。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金属工艺学的内容构成也有所发展。应当指出,本课程的发展必然是有关学科的相互渗透和综合,而不是兼收并蓄、包罗万象、内容越来越复杂。它仍属工艺学范畴。
金属工艺学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它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更高的实际能力和开拓精神。
作业布置:
课后总结:
教学过程
金属材料导论
教学过程
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
第一节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机械性能)
材料的性能:
使用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机械性能)。
工艺性能:热处理性能、铸造性能、焊接性能、锻造性能、切削加工性能。
力学性能的定义: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静载荷、动载荷、交变载荷)的性能。
一、强度与塑性
概念:静载荷、应力
试验:拉伸实验试样-低碳钢、L0=5d0、L0=10d0 GB(6397-86)
要求同学们实验指导书(图书馆查资料,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
F(N) b·
S k·
Fe e S′
O ∆L(mm)
∆Le
分析:(从中导出材料的强度和塑性)
P:Fe、ΔLe。S:FS、ΔLs。 S'→Fs'、ΔLs→ΔLs'。 b→ΔLb、F→Fb。………
(1)F=0、ΔL=0
(2)F≤Fe 、ΔLo~e≤ΔLe
Fo~e=ΔLo~e×tgα=ΔLo~e×K
O~ΔLe:弹性变形阶段。
(3)Fe<F<Fs 、ΔLe<ΔL<ΔLs
Fe~s≠ΔLe~s×tgα
ΔLe~ΔLs 塑性变形阶段(永久变形)(微量塑性变形)。
(4)F=Fs> Fs' 、ΔL=ΔLs→ΔLs' ,S屈服点(“屈服”现象)。
ΔLs→ΔLs' 塑性变形阶段(屈服变形)
(5)Fs'<F<Fb 、ΔLs'<ΔL<ΔLb
ΔLs'~ΔLb塑性变形阶段(大量塑性变形阶段)
(6)F=Fb 、ΔL=ΔLb , Fb最大载荷、b缩颈点。
(7)Fk<F<Fb 、ΔLb<ΔL<ΔLk , 塑性变形(“缩颈”现象)。
(8)F=Fk 断开。
:
定义:塑性变形、断裂的能力。
衡量指标:屈服强度、抗拉强度。
(1) 屈服点:
定义: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应力。
公式:σs=Fs/Ao (MPa)
Fs-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力。
So-材料的原始横截面面积。
条件屈服强度规定:= (无明显的屈服现象的材料)
应用:汽缸盖和汽缸体之间的密封性(螺栓联接)超过螺栓材料本身的屈服强度。
(2)抗拉强度:
定义:最大应力值。
公式:σb=Fb/Ao
Fb-最大的载荷。
So-材料的原始截面面积。
应用:汽缸的密封、钢绳吊重物、机车的牵引等。
σs/σb 屈强比:越小,可靠性越高;越大,可靠性越低。
:
定义:发生塑性变形,不破坏的能力。
衡量指标:伸长率、断面收缩率。
(1)伸长率:
定义:
公式:δ=(L1-L0)/L0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