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杜甫诗三首
蒲城三中第二课时程红茹
课前背诵:《秋兴八首》其一
作者简介
杜甫,字——,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少陵野老”。世称“————”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为“————”。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五古、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为————”。风格:——
子美
现实主义
杜工部
沉郁顿挫
诗史
诗圣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史抒怀诗
参照注释,弄清诗意,并找出点明主旨的词语
主旨:怨恨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珮空归月夜魂
远嫁异邦
远葬他乡
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
画图省识春风面
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
怨恨
统治者的昏庸
王昭君为何怨恨?找诗句分析,
弄清史实,她的悲剧是谁造成?
探究文本
1、“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试分析该联中“独”的表达效果。
“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
名句鉴赏
2、“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省识:讽刺汉元帝只看图不看真人的昏庸
春风面:通感手法,写昭君颜容之美丽。
环珮: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
一个“空”字,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又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表现手法:对比反衬。“春风面”、“月夜魂”
体悟感情:《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背景:唐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