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银行系统论文: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问题探讨.doc

格式:doc   大小:44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银行系统论文: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问题探讨.doc

上传人:977562398 2018/5/4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银行系统论文: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问题探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银行系统论文: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问题探讨
会计工作作为农村信用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肩负着核算农村信用社业务,反映农村信用社经营成果,预测业务发展前景,参与农村信用社经营决策等重要职责,是农村信用社实现稳健经营的重要保证。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存在于各项业务活动的始终,信用社会计工作也是自始至终贯穿于农村信用社业务处理的全过程。信用社会计是信用社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社会计的重要性,要求其对信用社机构经营管理活动的核算监督及其所反映的财务信息必须绝对准确,符合客观实际。但是,信用社会计也面临着复杂的外围环境和人为因素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农村信用社目前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与会计工作有关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会计面临的风险日趋多样化、扩大化。近几年农村信用社系统案件频繁发生,大多与执行会计制度不严,会计监督不力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加强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的防范是当前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的重点。
一、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所谓信用社会计风险,就是信用社机构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会计核算错误或会计信息提供失误而导致的决策失误,以及因为主客观条件恶化或其他情况,使信用社机构的资金、财产、信誉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其表现形式可以从两个方面认识:
(一)从会计一般原则认识信用社会计风险
1、从真实性原则分析:一是会计账务处理失真,不少基层信用社为了追求局部利益或隐瞒经营问题,乱用会计科目,乱摊成本,编造虚假报表,将会计工作作为其掩盖违规经营和虚报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的工具;二是信息披露不全面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如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代理业务,支付服务及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发展迅速,但各信用社对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信息披露无论从量上还是从质上衡量普遍不理想,不少农村信用社或有业务仅停留在表外附注笼统反映阶段,透明度差,风险性强,信息失真严重;三是贷款核算没能真实反映信贷资产状况。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仍多按“一遍两呆”分类法进行科目设置,难以反映贷款质量,风险的真实状况。给某些农村信用社采取贷款到期重新办理借据,以新还旧的违规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留下了贷款事故隐患。
2、从谨慎原则分析:一是表内应收利息核算期限过长,在我国企业经济效益普遍较差,付息能力较低的现实情况下,应收未收利息挂账时间过长造成了农村信用社利息收入大幅虚增,由此农村信用社额外承担了大量税金和利润上交,(又因我国农村信用社资本普遍不足)因而农村信用社只好用吸收的存款垫付税金。这种搞超额分配,加大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二是巨额贷款呆账积重难返,无法核销,导致农村信用社风险高度集中,危机四伏。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呆账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按年末贷款余额的1%提取呆账准备金,对已造成农村信用社贷款损失来讲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二是已造成实际损失的呆账,却因手续繁琐,条件严格,难以分期摊销,同时农村信用社在利润指标的压力下普遍对打消呆账存有顾虑,从而导致呆账日积月累,风险得不到及时化解。
3、从相关性原则分析:目前农村信用社的会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三者组成。从这三种报表的构成看,似乎应能满足各方对农村信用社会计信息的需求,但实际上,这套会计报表不能完全反映农村信用社当前经营上的“账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