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练习八创建和使用 terrain 数据集
terrain 数据集是一种多分辨率的基于 TIN 的表面数据结构,它通过存储在地理数据库的一个或多个要素类中的测量值获得。
在本练习中,您将使用地理处理工具执行以下操作:将表面数据加载到地理数据库、构造 terrain 数据集,以及在 ArcMap 和 ArcGlobe 内使用 terrain。
将表面要素数据加载到地理数据库
这种情况下,您会将激光雷达点和摄影测量隔断线存储在两个独立的 ASCII 文本文件中。该数据将用于构造 terrain 数据集。要构造 terrain 数据集,您需要将激光雷达点和摄影测量隔断线导入到要素数据集中的要素类内。会在源数据所在的位置生成 terrain。
已为您提供了带有要素数据集的文件地理数据库。它包含两个面要素类:一个用于湖泊,而另一个则用于描绘研究区域。初始步骤是将两个 ASCII 文件以要素类的形式导入到要素数据集中,其中一个要素类描绘摄影测量隔断线,而另一个要素类包含激光雷达点。
步骤:
单击开始> 所有程序> ArcGIS > atalog 10 启动 atalog。
单击自定义> 扩展模块。
将打开扩展模块对话框。
验证 3D Analyst 选项是否启用。如果未启用,将其选中然后关闭对话框。
在目录树中,导航到 Exercise8 文件夹,然后双击 打开地理数据库。
双击地形要素数据集。
在目录树中,通过展开工具箱> 系统工具箱> 3D Analyst 工具导航到 3D Analyst 工具箱。
要展开工具箱,需要单击名称旁边的加号。将展开工具箱,显示工具箱中的内容。
展开转换工具集,然后展开由文件转出工具,再双击 3D ASCII 文件转要素类工具。
将打开 3D ASCII 文件转要素类地理处理工具对话框。
接下来,您要将简单文本文件中 XYZ 格式的 ASCII 点转换为多点要素类。这些点只定义表面几何,且属性中只包含 x、y 和 z 值。多点要素类每行存储一个点,各坐标之间以空格分隔。由于没有与这些点相关联的属性,因此,为每个点指定一个数据库行会很浪费,且效率低下。但可以将它们合并为多点。对于多点,每个形状或行可以存储很多点,从而节省了存储空间并改进了读写性能。
在 3D ASCII 文件转要素类工具中,请确保将浏览下拉列表设置为“文件”。
单击输入字段旁边的浏览按钮,导航到 Exercise8 文件夹,然后选择 文件作为输入。
确保输入文件格式设置为 XYZ。
单击输出要素类的浏览按钮,然后导航到地形要素数据集。
将输出要素类命名为 topo_mass_points,并将其保存在地形要素数据集内。
如果尚未执行此操作,请将输出要素类类型设置为多点。
单击平均点间距文本框,然后将值设置为 10。
点间距表示测量点之间的平均距离。有时也称为标准点间距。该距离以数据的 x,y 单位加以指定。
仅当“输出要素类类型”参数设置为“多点”时,平均点间距选项才可用。它使点的聚类操作变得很容易,以便每个输出多点都是由彼此相对靠近的点组成。
接受所有其他默认设置,然后单击确定执行地理处理工具。
在下一个步骤中,您将使用同一 3D ASCII 文件转要素类工具导入 ASCII 隔断线数据。
隔断线是需要在表面上显示的线性要素,例如道路和水体海岸线。隔断线以 3-D GENERATE 格式提供,这是一种类似于 XYZ 格式但更适合线和面数据的 ASCII 格式。
您可以在 desktop 帮助中查找 GENERATE 格式的详细信息。要查找该信息,请单击“3D ASCII 文件转要素类”工具帮助页面顶部的“了解有关详细信息”链接。
双击 3D ASCII 文件转要素类打开地理处理工具。
确保将浏览下拉列表设置为“文件”。
单击浏览按钮,然后选择 文件作为输入。
将输入文件格式设置为 GENERATE。
单击输出要素类的浏览按钮,然后浏览到地形要素数据集。将输出要素类命名为 topo_break_lines。
将输出要素类类型设置为折线(polyline)。
单击确定执行地理处理工具。
您现在可以进行预览,以确认是否已正确创建了隔断线。
在目录树中单击选择 topo_break_lines 要素类。
单击预览选项卡查看隔断线数据。
确保预览类型设置为“地理”。预览结果应与上图中显示的隔断线数据类似。
现在,您已加载了将用于构建 terrain 数据集的离散多点和隔断线。激光雷达点为 XYZ 格式,而摄影测量线为 3-D GENERATE 格式。两者均为用于简单 3D 数据的 A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