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言语治疗技术
程金叶郑州大学一附院康复科
第一章总论
言语治疗技术
第二章构音障碍
本章目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运动性构音障碍
第三节器质性构音障碍
第四节功能性构音障碍
第一节概述
一、定义
构音障碍(articulation disorder):是指在言语活动中,由于构音器官的运动或形态结构异常,环境或心理因素等原因所导致的语音不准确的现象
二、分类
(一)运动性构音障碍
(二)器质性构音障碍
(三)功能性构音障碍
第二节运动性构音障碍
一、定义
是由于神经病变、与言语有关肌肉的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此定义强调呼吸运动、共鸣、发音和韵律等方面的变化。从大脑到肌肉本身的病变都可以引起运动性构音障碍
二、分类
根据神经解剖和言语声学特点,运动性构音障碍可分为以下6种类型
名称
损伤部位、病因
运动障碍的性质
言语症状
痉挛型构音障碍(中枢性运动障碍)
脑血管病、假性球麻痹、脑瘫、脑外伤、脑肿瘤、多发性硬化
自主运动出现异常模式,伴有其他异常运动,肌张力增强,反射亢进,无肌萎缩或废用性萎缩,病理反射阳性
说话费力,音拖长,不自然的中断,音量、音调急剧变化,粗糙音、费力音、元音和辅音歪曲,鼻音过重
迟缓型构音障碍(周围性构音障碍)
脑神经麻痹、球麻痹、肌肉本身障碍、进行性营养不良、外伤、感染、循环障碍、代谢和变性疾病
肌肉运动障碍,肌力低下,肌张力降低,腱反射降低,肌萎缩
不适宜的停顿,气息音、辅音错误,鼻音减弱
运动失调型构音障碍(小脑系统障碍)
肿瘤、多发性硬化、酒精中毒、外伤
运动不协调(力、范围、方向、时机),肌张力低下,运动速度减慢,震颤
歪曲音较轻,主要以韵律失常为主,声音的高低强弱呆板震颤,初始发音困难,声音大,重音和语调异常,发音中断明显
运动过强型构音障碍(锥体外系障碍)
舞蹈病、肌震挛、手足徐动
异常的不随意运动
歪曲音,失重音,不适宜的停顿,费力音,发音强弱急剧变化,鼻音过重
运动过弱型构音障碍(锥体外系障碍)
帕金森病
运动范围和速度受限,僵硬
发音为单一音量,单一音速,重音减少,有呼吸音或失声现象
混合型构音障碍(运动系统多重障碍)
威尔森病、多发性硬化、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多种运动障碍的混合或合并
各种症状的混合
三、评定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检查法
(一)评定的目的和内容
(二)构音器官的评定
(三)构音检查
四、治疗
(一)治疗原则
针对言语表现进行治疗
按评定的结果选择治疗顺序
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和强度
治疗师起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