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应急救援预案.doc

格式:doc   大小:118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应急救援预案.doc

上传人:aideliliang128 2018/5/4 文件大小:1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应急救援预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浙江万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聚贤煌都项目部
目录
一、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应急救援预案
二、触电应急救援预案
三、传染病应急救援预案
四、防台抢救应急救援预案
五、火灾应急救援预案
六、食物中毒应急救援预案
七、中暑应急救援预案
八、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九、机械伤害应急救援预案
十、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十一、停电应急救援预案
十二、防冰雹、暴雨、洪水、地震应急救援预案
一、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应急救援预案
目的和依据:
为有效、及时的抢救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所致伤病员,防止事故的扩大和减少经济损失。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公司应急救援预案。
二、项目部应急救援组织概况:
职务
姓名
联系电话
职责
项目经理
负责事故现场总的指挥和内外协调
施工员
负责控制现场局势,指挥布置进行抢救
安全员
负责现场抢救的具体实施
急救员
负责抢救伤员
电工
负责切断危险电源,保证应急用电
项目部班组长及职工是应急救援体系中的当然成员,在发生事故时,负有当场进行抢救及报告、配合的责任和义务。
相关的应急电话有:
医院救护中心:120;
公司联系电话:
三、应急物资:
1. 抢救伤员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口(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
3. 其它应急物资:消毒药水等防护用品。
四、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应急救援预案
1、现场职工发现发生高空坠落、物体打击事故,应就地进行抢救及呼救,并立即通知项目经理或工地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知晓发生事故后,应立即通知应急救援组织进行抢救,并指示各班组立即停止作业。
2、立即拨打120救护中心与医院取得联系,并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部门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3、施工人员从高处坠落,现场解救不可盲目,不然会导致伤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应首先观察其神志是否清醒,并察看伤员着地及伤势,做到心中有数。
4、伤员如昏迷,但心跳和呼吸存在,应立即将伤员的头偏向一侧,防止舌根后倒,影响呼吸。
5、将伤员口中可能脱落的牙齿和积血清除,以免误入气管,引起窒息。
6、对于无心跳和呼吸的伤员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待伤员心跳、呼吸好转后,将伤员平卧在平板上,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7、如发现伤员耳朵、鼻子出血,可能有脑颅损伤,千万不可用手帕、棉布或纱布去堵塞,以免造成颅内压力增设和细菌感染。
8、如外伤出血,应立即用清洁布块压迫伤口止血,压迫无效时,可用布鞋带或橡皮带等在出血的肢体近躯处捆扎,上肢出血结扎在臂上1/2处,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2/3处,到不出血即可。注意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1分钟。
9、伤员如腰背部或下肢先着地,下肢有可能骨折,应将两上肢固定在一起,并应超过骨折的上下关节;上肢如骨折,应将上肢挪到胸前,并固定在躯干上,如果怀疑脊柱骨折,搬运时千万注意要保持躯体平伸位,不能让躯体扭曲,然后由3人同时将伤员平托起来,即由一人托及脊背,一人托臀部,一人托下肢,平稳运送,以防骨折部位不稳定,加重伤情。
10、腹部如有开放性伤口,应用清洁布或毛巾等覆盖伤口,不可将脱出物还原,以免感染。
11、抢救伤员时,无论哪种情况,都应减少途中的颠簸,也不得翻动伤员。
二、触电应急救援预案
目的和依据:
为有效、及时的抢救触电所致伤病员,防止事故的扩大和减少经济损失。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项目部应急救援预案。
二、项目部应急救援组织概况:
职务
姓名
联系电话
职责
项目经理
负责事故现场总的指挥和内外协调
施工员
负责控制现场局势,指挥布置进行抢救
安全员
负责现场抢救的具体实施
急救员
负责抢救伤员
电工
负责切断危险电源,保证应急用电
项目部班组长及职工是应急救援体系中的当然成员,在发生事故时,负有当场进行抢救及报告、配合的责任和义务。
相关的应急电话有:
医院救护中心:120;
火警:119;
公司联系电话:
三、应急物资:
抢救伤员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口(绷带、无菌敷料)及担架等。
四、急救援预案
1、当机立断地脱离电源,尽可能的立即切断总电源(关闭电路),亦可用现场得到的干燥木棒或绳子等非导电体移开电线或电器。
2、立即拨打120救护中心与医院取得联系(医院在附后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3、触电急救分秒必争,立即就地迅速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并坚持不断地进行,同是及早与医疗部门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接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自判定伤员死亡,放弃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