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2015年热烈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ppt

格式:ppt   大小:1,755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5年热烈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ppt

上传人:mkjafow 2018/5/4 文件大小:1.7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5年热烈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业长青读后感
合上书本,揉一揉干涩的眼睛,不知不觉已近黄昏,一个下午悄然过去,伸个懒腰,细细品味书中的细节,回味良久。读《基业长青》有一种回味感,尽管是第一次细细品尝,从开始的难以理解到后来的豁然开朗,很大程度颠覆了自己之前的很多错误的认识,于是,相逢恨晚。
《基业长青》这本书本质上来说更像是一篇企业实证研究报告,它的价值不在于发现了真理,而在于验证了假设。柯林斯之所以可能选取这样一个研究课题,原因有二:一是找到高瞻远瞩公司的特质与动力,即与众不同之处;二是系统地表述这种差异,并进行有效的传播。在美国这样一个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度,有这个研究条件。就如书中所选取的对照公司,美国企业的实践史给予了研究者这样一个空间。当然,更多的是研究者的认真坦诚的研究态度才能有这么一篇巨作。这让我想到了中国的企业,当中国企业还缺少历史经验总结时,这本书定然可以实践指导中国企业的前进,因为,企业是工业社会的重要器官,对于市场经济刚刚启动的中国,企业对全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
《基业长青》通篇在讲一个主题,即组织(尤其是企业)存在与成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柯林斯的回答非常明确,“是价值理念”。此书是一本关于企业文化的专著,因为“价值理念”、“使命、愿景”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通过实证研究,通过选取那些对照研究的公司,柯林斯和波勒斯重新验证了许多传统的思想认知,《基业长青》便从这种思想认真入手,从实证结果的角度,一一做出分析与说明。
这种传统思想的认识就是书中所谓的“破除12个迷思”,我觉得“迷思”用得非常好,“在迷惑中思考”。这12个问题是值得我认真思考的,尽管不一定记得住,但可从其内在逻辑中得到收获。
迷思一:伟大的公司靠伟大的构想起家。
尽管具备伟大的构想可能在公司的成长中助一臂之力,然而伟大构想与5A只能大楼一样,与公司的成功没有相关性。它唯一解决的是一段时间内的经营成果,从基业长青与永续经营的角度而言,其核心仍在其它因素。
这一点对中国的企业启示极大。中国从改革开放开始到现在不过几十年时间,很多中国企业的时间很短,当然不会看到这种伟大的发现,所以,对中国企业树立长远的目标,很重要。并且中国企业的成功正好与上述迷思相符,许多企业是因为一个产品成功,一个点子成功,一个机会抓得好,一个资源控制好,一个政策把握好,一个领导能力强,等等。而这正是中国企业的问题所在。中国成功的企业缺少“核心理念”,因而,企业一大,就想入非非,直到不知所措,胡乱地投资一气,最终让拖死企业。在缺少核心价值理念的指引下,当然企业做大后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伟大的构想对企业的成长仅是一个不充分的必要条件,有它更好,没它也行,企业的成长过程关键是要活下来,而不一定是时刻都活得非常好。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中国也会有立志高远的企业与企业家,然而他们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活下来,所以,经营的策略也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它与“价值理念”相比处于第二层面,但是企业经营实践中的价值外化的表现。
迷思二:高瞻远瞩公司需要杰出而眼光远大的领导型领导者。
书中用的提法或思想是做“造钟者”而非“报时者”。对其分析与上一迷思一致,中国企业的成功更多是源于企业家个人的能力,应该讲是企业个人的成功,所以无法解决接班人问题。由于企业家对商业社会的影响力是十分显著的,所以,我们常常被企业家个人的魅力所折服,当前,电视的节目里有众多与企业家有关的栏目,如央视的“对话”。企业家对企业的成长的确重要,然后,《基业长青》的结论是企业家的作用与伟大的构想是一样的,另外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企业家的能力是在价值理念的约束条件下发挥的,真正影响企业长治久安的仍是价值理念。企业这种独特的价值理念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企业家。
摩托罗拉和顶峰公司之间的对比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摩托罗拉的创始人高尔文的理念是,“拥抱民众,向所有人伸出双手,获得他们的领导才能……他更关心的是公司”,并且在他去世之后不久,摩托罗拉成功地驶进了高尔文梦想不到的海域;而相较顶峰公司来看,“指挥官”麦克唐纳并没有将自己的理念传承,并且他纯粹考的是个人的魅力在推动整个公司前进,公司所取得的所有成绩实际上只能归功是他自己的个人的成功,并不能说是公司的成功。并且在他去世之后,顶峰瞬间犹如失去了动力般停滞不前,并且之后好多年都没能恢复当年的鼎盛时期班辉煌。
迷思三:最成功的公司以追求最大利润为首要目的。
在此之前,我所思考的答案一直觉得是“利润”。一个企业的运作似乎本身就是为了利润而存在,可是《基业长青》却告诉我们一个伟大的企业往往很少将利润作为追求的理想。这是不是一种悖论呢?这一点在企业的实践界是最常模糊的。利润是生存的必要条件,而且是达成更重要目的的手段,但是对很多高瞻远瞩公司而言,利润不是目的,利润就像人体需要的氧气、食物、水和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