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地理
之
中国的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的两个基本特征:直接来自自然界;
能被人类所利用
一、自然资源概述:
2、自然资源的种类有哪些?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与"不可再生"两大类。
可再生资源:在现阶段自然界的特定时空条件下,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通过保护、培育、合理利用实现永续利用
不可再生资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叫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它们经过了上亿年才得以形成,因此不可再生。这些资源的储量随着人类的消耗而越来越少。珍惜、节约使用,寻找替代产品书P61 “活动” 2
“凡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是物质的运动,统称为能源。”能源资源是指在目前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能量的物质和自然过程,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风、河流、海流、潮汐、草木燃料及太阳辐射等。
自然资源不全是能源,因为有的自然资源能够提供能量,而有的自然资源不能提供能量。从能源获得的途径分类。
能源有的是一次能源,有的是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因而属于自然资源,而二次能源是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而来,因而不属于自然资源。如:阳光是能源又是自然能源。而煤气是能源却不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因而不是自然资源。
3、能源资源:
4、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陆地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总量居世界的位次
3
3
4
6
6
人均值占世界人均值的比值
1/3
3/5
1/3
1/4
1/5
可见我国重要自然资源的种类多、总量大,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不足、相对短缺,这是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
短缺原因书P63
:
:评价书P67 活动
①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这就为我国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人均占有量少,人与耕地矛盾突出
③各类土地比例不合理: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土地资源的现实状况书P67 “阅读”
④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根据土地的用途与利用状况
林地、草地、耕地、(农业用地)建设用地(非农业用地)
有利条件:
(1)由于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土地资源类型也是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2)山区面积广大,在发展林业、牧业、(立体农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3)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具较大环境承载力。
不利条件:
(1)我原面积较少,各类土地资源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人均土地占有量少,人与耕地矛盾尤为突出。(3)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4)各类土地资源污染、破坏严重。
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区;
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旱地,南方水田
: 书P68图
草地——非季风区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山地以及
青藏高原自东向西,草场产草量逐渐递减;
林地——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以及东南山地、丘陵
其中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西南的横断山区、雅鲁藏江大拐弯地区、喜马拉雅山南坡是我国第二大林区。
东南地区的台、闽、粤、赣各省,森林也不少,但大多是次生林或人工林。
书P69-70 活动 1、2
土地资源
类型名称
主要分布地区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
耕地
季风区
湿润或半湿润地区
平原、丘陵、四川盆地
林地
季风区
湿润或半湿润地区
山地、丘陵
草地
非季风区
半干旱地区
高原、山地
未利用土地
非季风区
干旱地区
高原、盆地、山地
活动 1. 列表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