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县域概况
一、自然条件
(一)地理位置
某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东经110°22′~111°14′,北纬38°42′~39°35′。地处陕、晋、蒙三省(区)交界处,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接壤,西部、南部与神木县毗邻。。全境呈三角形,面积3212平方公里,%,%。全县海拔高度780—,,,最高点为新民高寒岭,最低点为王家墩乡的白云乡村,黄河沿东界流经县域七个乡镇103公里。
县城驻地北至准格尔旗121公里,至山西河曲县56公里,西南至神木83公里,南至西安895公里,东南至太原370公里,至山西保德县1公里。
(二)地质特点
地质构造上,某县处于祁(连)吕(梁)贺(兰)山字型构造马蹄型盾地的东翼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的复合部位。西部是覆盖着薄层片沙的黄土梁峁区,约占全县面积的10%,有各种流动、固定、半固定的新月型沙丘及沙丘链、长条形沙垄和沙滩、平缓沙地交错分布;中部是黄土梁峁丘陵沟壑区,约占总面积的70%,地面覆盖着不等的黄土和红土层,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地面支离破碎,流水侵蚀剥蚀强盛,水土流失严重;东南部黄河沿岸是黄土峡谷丘陵区,占总面积20%,河谷切入基岩,峡谷、阶地相间,岸高谷深,相对高差多在100~200米之间。
(三)地貌特点
某县处于内蒙古高原与陕北黄土高原东北部的接壤地带。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主要由西北至东南流向的黄甫川、孤山川、清水川、石马川四条大川和相应的五道梁峁为骨架,海拔高度在780~,。区内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形成了特有的半干旱黄土——风沙地貌。
(四)水文
某县河流错综、沟壑密布。流经县境的河流主要有黄河、皇甫川、孤山川、悖牛川、清水川、石马川、十里长川、胡桥沟、大板兔沟、永兴沟、阳湾川、地界川、木瓜川、红寺沟、黄羊城沟,全属黄河水系。
黄河自墙头乡入境,由东北向西南流经本县墙头、皇甫、海则庙、府谷、碛塄、武家庄、王家墩等7个乡镇,由王家墩乡的白云村出境,境内流长103公里,%。境内流域面积276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6%,多年平均流量822立方米/秒,年径流总量259亿立方米,。实测最大流量11100立方米/秒(1977年8月2日)。
黄甫川发源于内蒙古准格尔旗牛武城点半沟,自内蒙古小石拉塔流入县境,流经本县古城、麻镇、黄甫3个乡镇,在黄甫镇下川口汇入黄河。县内流长48公里。%,县内流域面积418平方公里,%,,,7~%,年输沙量6120万吨,7~%,最大流量8400立方米/秒(1972年7月19日),最小流量为0,大部分年份均可出现。
孤山川发源于内蒙古准格尔旗绝立概川,自内蒙古羊市塔入境,流经本县庙沟门、三道沟、孤山、府谷等4个乡镇,由府谷镇高家湾村汇入黄河。县内流57公里,%,县内流域面积1018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1272
平方公里的80%,,,7
~%,年输沙量2760万吨,7~%,最大流量10300立方米/秒(1977年8月2日),最小流量为0,大部分年份均可出现。县内有172条有水沟道注入孤山川。
清水川发源于内蒙古准格尔旗五浪五素沟,自内蒙古尔二里半流入本县,途经哈镇、大岔、清水、皇甫、海则庙等乡镇,在海则庙乡沙尧则村汇入黄河。县内流长47公里,占全长77公里的61%,县内流域面积567平方公里,%。,,7~%,年输沙量1080万吨,7~%,最大流量1980立方米/秒(1979年8月11日),最小流量为0,多在每年1月出现。县内有26条水沟道注入清水川。
石马川发源于本县田家寨乡刘崖尧村,流经田家寨、武家庄、碛塄3个乡,在碛塄乡郝家角村注入黄河,全长43公里,县内流域面积238平方公里,%。,,7~%。年输沙量597万吨,7~%,最大流量2180立方米/秒(1967年9月1日),最小流量是0,大部分年份都可出现。有55条有水沟道注入此川。
第四系潜水主要为HCO3盐型水,局部地段为HCO3 SO4 、H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