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七律长征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路线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抛弃了毛泽东的军事路线,使红军处处挨打。
长征的原因
王明
瑞金
遵义
金沙江
大渡河
大雪山
水草地
吴起镇
会宁
红一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3、理解诗意,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自学指导:
1、自由朗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读出气势。
2、自学生字词。
我会读:
逶迤磅礴泥丸
渡过铁索岷山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wēi yí
pángbó
mín
想一想:
这首诗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诗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点?
本首诗的特点:“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是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要押韵,三四五六句要对偶,必须一韵到底。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