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三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5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lanyou1106 2018/5/6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教版三年级上《可能性》教案设计

数学组刘洁
人教版三年级上《可能性》教案设计
新庙小学数学刘洁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三年级学生 2、学科:数学
3、课时:1
4、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1、3根铅笔,分别在铅笔上贴上唱歌、小品、相声的标签;。
2、一盒跳棋。
3、一个盒子。
二、教学课题“可能性”教学第一课时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与学情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中,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领域。其中“统计与概率”中统计初步知识在一、二年级已经涉及,但概率知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学生以后学****有关知识的基础,并且概率问题是一个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重要问题。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预知,即确定现象;有些事件的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无法事先预知,即随机现象(不确定现象)。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随机现象,《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新增了属于概率知识范畴的内容“可能性”,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数学学****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学****者能否主动建构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取决于原有的认知结构里是否具有清晰可同化新的知识的观念以及这些观念的稳定情况。在现实生活中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猜测和简单试验,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合作学****态度,让学生体验学****的乐趣。
3、重、难点
能够准确地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描述事情。
4、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课件盒子铅笔
5、教学模式与教法、学法
教学模式:创设情景→动手实践→得出结论→运用反馈→归纳升华
教法:基于知识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我将采用游戏探究→师生合作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去发现与解决问题;
学法:主动实践→猜想结论→运用分析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个周六李叔叔要出差,你们知道周六的天气如何么?(出示李叔叔的图片)
(二)揭示课题:同学门说的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的是事情是可能发生的,也有点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今天就让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数学问题。
板书:可能性
二、体验“可能性”
同学们,元旦就快要到了,学校要举行文艺表演,你想表演什么节目?(询问学生准备了什么节目)今天老师也为你们预备了一些节目,有小品、唱歌和相声。你最想抽到什么节目,现在我们让三个同学上来抽(说明白每根铅笔上贴的节目的标签)
1、再他抽之前,你们猜猜,他可能抽到什么?
小结:生活中有许多像这样不确定的现象,可能这样,也可能那样,我们用一个词来描述它-----可能。
板书:可能
2、体验一定、不可能
剩下最后一张了,你们猜猜,他能抽到什么?为什么呢?再抽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