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再论比较优势.doc

格式:doc   大小:128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再论比较优势.doc

上传人:marry201208 2018/5/6 文件大小:1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再论比较优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再论比较优势、绝对优势与DFS模型
罗璞李斌* 通信作者及地址:李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100871;E-mail:libin1998@。作者感谢北京大学海闻教授的批评与建议。文责自负。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本文的写作基于一个有趣的发现:作为研究两国(多国)多产品条件下如何确定比较优势的经典模型,DFS模型所包含的比较优势思想是似是而非的,实际使用的是绝对优势的思想。以此为入手点,文章分析了比较优势理论在运用中面对的“两难困境”,对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之间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辨析和探讨。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绝对优势 DFS模型
Reconsideration parative Advantage, Absolute Advantage and DFS Model
Pu Luo Bin Li
(China Central for Economic Research at Peking University )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a important model and related problems on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This paper points out, as a classical method to parative advantage in term of two(more than two) countries and more than modities, DFS model uses absolute advantage theory rather parative advantage thought in fact. From this viewpoint, we discuss further the “dilemma” in parative advantage model and relationship of absolute advantage 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JEL Classification: F10, F11, B12
再论比较优势、绝对优势与DFS模型
摘要:本文的写作基于一个有趣的发现:作为研究两国(多国)多产品条件下如何确定比较优势的经典模型,DFS模型所包含的比较优势思想是似是而非的,实际使用的是绝对优势的思想。以此为入手点,文章分析了比较优势理论在运用中面对的“两难困境”,对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之间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辨析和探讨。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绝对优势 DFS模型
JEL Classification: F10, F11, B12
一、引言
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和基础概念,尤其是比较优势思想,被看作整个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和“永恒规律”。围绕对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的关系以及对比较优势思想正确理解的研究,一直贯穿在国际经济学发展的历程中。在托伦斯(, 1815)和李嘉图(1817)提出比较优势理论后,绝对优势被看作比较优势的一个特例,人们认为有比较优势时一定有绝对优势,而有绝对优势时却不一定有比较优势,前者包含在后者之中。至此,比较优势思想确立了它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坚实地位。在古典理论中,只有劳动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比较优势来源于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导致的技术差异;在以H-O模型为代表的新古典贸易理论中,单一要素被扩展为多要素投入,要素禀赋成为比较优势的来源;迪克特和斯蒂格利茨(Dixit and Stiglitz,1977)以及克鲁格曼(Krugman,1979)在不完全竞争框架下利用规模经济分析贸易问题的论文发表后,关于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关系的认识又得以拓展,即使两国初始条件完全相同,不具备技术和禀赋优势的差异,但在不同专业上利用规模经济效果同样可以产生绝对优势的差别,规模经济成为比较优势的另一个来源。
在经典的两国两产品贸易模型中,成本的比较有两种方法:一是一国之内两种产品的比较;二是同种产品两国之间成本的比较。梁琦和张二震(2002)认为,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说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只是采取第二种方法的所谓“纵向比较”,前者则是可以两种方法都采用的双向的纵横之比较,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的结果是完全相同的。而这种双向的纵横之比较就是“相对比较”,是李嘉图比较优势思想的精髓所在。有了相对比较,我们就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重要推论:一国即便两种产品的生产率都低,但也可以通过国际分工与贸易获得收益。
但是,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的关系似乎并不这么简单。李嘉图的这种相对比较方法是在两国两产品的假设条件下给出的,如何在多种产品条件下使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