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9
文档名称:

九年级化学基本知识上册.doc

格式:doc   大小:5,261KB   页数:7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九年级化学基本知识上册.doc

上传人:zxwziyou8 2018/5/7 文件大小:5.1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九年级化学基本知识上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一节奇妙的化学
1、天然材料、化学制品
自然界天然存在的材料,叫天然材料。如木材、棉花、石料等。
人类通过化学变化制得的人造材料,叫化学制品。如塑料、橡胶、农药、化肥、钢铁等。
2、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生成其他的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如金属的生锈、可燃物的燃烧、***的爆炸、酒精(或醋、酱油)的酿造、食物的变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都属于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如物质的“三态”变化、物质的形状改变、物质的破碎等属于物理变化。
3、化学
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4、化学符号
为了学好化学,必须正确使用一些国际通用的化学符号(即化学用语),如:
中文名称




二氧化碳



***化钠
化学符号
O
H
C
N
CO 2
Na
Cu
Zn
NaCl
中文名称
氧气
氢气

***
二氧化硫



氧化锌
化学符号
O2
H2
H2O
Cl
SO2
Ca
Fe
Al
ZnO
5、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
项目
比较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特征
没有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变化时的现象
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
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
举例
矿石粉碎、冰化成水等
木炭燃烧、钢铁生锈等
根本区别
是否生成新物质
联系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而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总之:物质的变化是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仅是物质运动的两种形式,除此之外,还有核反应、生命现象等变化。所以把物质发生的变化只归结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两种显然是不正确的。新课程标准只要求同学们会区分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6、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初步关系
物质组成元素宏观概念,论种不论个
微观概念,论种又论个
如:氧气、氧元素、氧分子、氧原子四者
的关系是: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氧气是
分由大量的氧分子直接构成的;每一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所有的氧原子总称为氧元素。总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粒子(分子或原子等)构成的。
7、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其主要特征有:
(1)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作原料,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
(2)反应条件是无毒、无害的,减少废物的排放。
(3)生产的产品对环境和人类是友好的。
(4)原料百分之百地转变成产物。
传统化学工艺给环境造成的污染是严重的,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绿色化学的观念将使化学工业改变面貌,为子孙后代造福。
8、怎样正确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如何正确地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通过分析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是学好化学的重要途径。
(1)首先,要思想重视,精力集中。
(2)其次,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
实验前:反应物在常温下的颜色、状态、气味;预测反应的条件;实验中用到哪些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如颜色、状态的改变,有无沉淀、气体生成,是滞发光等。以及能感觉到的其他现象,如:是否放热、发出声响以及气味等。
实验后:主要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3)最后,将观察到的现象用贴切、准确的语言描述出来,且不能用“结论”代替“现象”如镁带燃烧的现象描述是:发白光、冒烟、生成白色固体,不能描述为:发白光、冒白烟,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因为生成氧化镁是这个实验的结论。
9、几个重要的化学实验及现象
化学实验
实验现象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点燃镁条
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
色粉状固体,放热
镁+氧气点燃氧化镁
Mg+02 点燃 MgO
(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溶液变成红色
(3)锌粒和稀盐酸反应
有大量气泡产生
锌+盐酸→***化锌+氢气
Zn+2HCl→ZnCl2+H2↑
(4)硫酸铜溶液与氢氧
化钠溶液反应
生成白色絮状沉淀
硫酸铜+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硫酸钠
CuS04+2NaOH→Cu(OH)2↓+ Na2S04
第2节化学之旅
1、探究烧杯容积的大小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实验
(1)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把一只500mL的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不一会儿,蜡烛熄灭了。试想:蜡烛燃烧的时间长短是否与烧杯容积的大小有关呢?
(2)进行猜想或假设:如果使用的烧杯体积成倍增加,蜡烛燃烧的时间是否也会成倍地增加呢?(即:蜡烛燃烧的时间是否与烧杯的容积成正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