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共患病-第2节狂犬病.ppt

格式:ppt   大小:1,051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共患病-第2节狂犬病.ppt

上传人:daoqqzhuanyongyou2 2018/5/8 文件大小:1.0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共患病-第2节狂犬病.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狂犬病
(Rabies)
一、概述
狂犬病是由病毒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俗称疯狗病。其特征是神经兴奋,意识障碍,最后全身麻痹而死亡。本病发病率不高,但病死率很高,接近100%。狂犬病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
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存在,我国时有发生。狂犬病已连续多年位于我国人传染病病死数之首。
二、病原
本病病原为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的成员,有囊膜,核酸类型为单股RNA。
病毒在动物体内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组织、唾液腺和唾液中,在唾液腺和中枢神经组织(大脑海马角、小脑)细胞的胞浆内形成特殊包涵体,称内基氏(Negri)小体,染色呈嗜酸性反应。
狂犬病病毒形态:呈杆状或子弹状粒子
狂犬病:病犬小脑组织切片可见到内基氏小体
狂犬病:病犬海马角组织切片可见到内基氏小体
病毒对外界环境因素的抵抗力不强,对热敏感,50℃15分钟、100℃2分钟即灭活,紫外线、X射线照射均能将其灭活。在冰冻或冻干状态下可长期保存。病毒对酸碱、石炭酸、福尔马林、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新洁尔灭、来苏儿、升***等消毒药敏感,1~2%肥皂水、%碘液、70%酒精均可使其灭活。
三、流行病学

多种畜禽和人均对本病有易感性,犬科和猫科动物最为易感,尤以犬科动物(犬、狐、狼)在世界各地分布甚广,常为人畜狂犬病的传染源和病毒的贮存宿主。在西印度群岛和中南美洲发现吸血蝙蝠可传播狂犬病。

病犬和带毒犬(潜伏期带毒、无症状带毒)是本病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排出病毒。我国广东的调查数据表明,外表健康的犬有17%带有狂犬病病毒。

经咬伤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此外,皮肤、粘膜有损伤时,接触病畜的唾液也可导致感染的发生。

本病的发生一般为散发,具有明显的链锁性,其发病率不高,但病死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