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电力系统调度的主要任务
保证供电质量优良
电力系统首先应该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用电要求,即其发送的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应该满足
(5-1)
式中、——电厂发送的有功功率及用户或线路消耗的有功功率;
、——电厂发送的无功功率及用户或线路消耗的无功功率。
这样就使系统的频率与各母线的电压都保持在额定值附近,即保证了用户得到质量优良的电能。
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电力系统的设计:电厂厂址的选择与布局、燃料的种类与运输途径、输电线路的长度与电压等级等
对于一个已经投入运行的系统,其发供电的经济性就取决于系统的调度方案了。一般说来,大机组比小机组效率高,新机组比旧机组效率高,高压输电比低压输电经济。但调度时首先要考虑系统的全局,要保证必要的安全水平,所以要合理安排备用容量的分布,确定主要机组的出力范围等。
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是一项实时性很强的工作,在使用了计算机以后,这项任务已基本完成了。
保证较高的安全水平——选用具有足够的承受事故冲击能力的运行方式
事故是难免的,但是一个系统承受事故冲击的能力却与调度水平密切相关
无论在设计工作中,还是在运行调度中都是采用预想事故的方法,即对于一个正在运行的系统,必须根据规定预想几个事故,然后进行分析、计算
由于系统的数据与信息的数量很大,负荷又在经常变动,要对系统进行预想事故分析,也只在电子数字计算机应用于调度工作后,才有了实现的可能。
保证提供强有力的事故处理措施
事故发生后,面对受到损伤严重或遭到破坏了的电力系统,调度人员的任务是及时采取强有力的事故处理措施,调度整个系统,是对用户的供电能够尽快地恢复,把事故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小,把一些设备超限运行的危险性及早排除。
大事故则往往造成频率下降,系统振荡甚至系统稳定破坏,系统被解列成几部分,造成大面积停电,此时要求调度人员必须采用强有力的措施使系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从目前情况来看,调度计算机还没有正式涉及事故处理方面的功能,仍是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自动重合闸、自动解列、自动制动、自动快关汽门、自动加大直流输电负载等,有当地直接控制,不由调度进行启动的一些“常规”自动装置在事故处理方面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
在恢复正常运行方面,目前还完全靠人工处理,计算机只能提供一些事故后的实时信息,加快恢复正常运行的过程。由此可见,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任务仍是十分艰巨的。
电力系统的分区、分级调度
电力系统的输出线路与变电站分不同的电压等级。
我国的大电力系统一般分三级调度。
图5-1 分级调度示意图
图5-2 分级调度结构
分级调度较为合理的技术原因是高压网络传送的功率大,影响着该系统的全局,如果故障只是发生在低压网络、高压网络则受影响较小。
从网络结构上看,低压网络,特别是城市供电网络,往往线路繁多,构图复杂,而高压网络则线路反而少些。
图5-3 待分析系统的等值网络框图图5-4 分区调度联合系统示意图
对高压网络运行状态的分析与控制倍加注意,对其运行数据与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运行方式的分析与监视等都作得十分严谨。
分级调度使得等值网络法的概念在各调度中心分析所属网络的运行状态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即“待分析系统”和“外部系统”,“纯负荷”和“等效发电机”
分级调度可以使各级调度所需掌握的实时数据和信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