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民族主义论文民族精神论文
民族危机下邵元冲的民族精神
[摘要]邵元冲作为国民党元老,继承了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精华,主张振奋民族精神,修养个人人格。强调民族文学与民族读物在培养民族精神方面的作用。邵元冲积极推动并参与黄帝祭祀,以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精神,影响深远,丰富了民族主义的内涵。
[关键词]邵元冲民族主义民族精神黄帝祭祀
邵元冲(1890—1936),本名骥,字翼如,浙江绍兴人。曾追随孙中山并担任秘书,孙中山逝世后,是国民党内部主张反共的右派之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邵元冲为蒋介石倚重,成为训政时期蒋介石的重要幕僚,历任国民党青年部部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任等要职,“西安事变”中遇难。
邵元冲以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继承者自居,其政治思想集中体现了对三民主义的阐释与解读。既是对三民主义的继承和阐发,也源于其成长和求学的环境,蕴含了丰富的时代内容,体现了他爱国忧民的情怀,主要反映在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态度上。他主张振奋民族精神,修养个人人格,加强民众心理建设,教育救亡,充实民族力,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这方面,邵氏特别重视民族文学、民族读物、历史人物在培养民族精神方面的作用,特别是提出恢复黄帝祭祀以加强民族团结,影响深远,丰富了民族主义的内涵。
邵元冲认为,在民族危机的紧要关头寻求民族出路,要纠正过去的错误,“中国过去和现在失败的基点,在乎缺乏民族精神的训练。”目前和以后困难的解救,“还须以恢复与发扬民族精神为前提”。如果每一个人都能认识个人和国家民族的关系,都能“牺牲个人的利益来求整个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整个民族才不致散漫薄脆,即使遇到外来的祸患,也可以万众一心,在整个组织和方针之下,表现出很坚强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表现在多个方面,在外敌当前的时局之下,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即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共御外侮。“人人公尔忘私,国尔忘家,积全民族之力以抗外侮,始终不懈,百折不挠,以知耻而立志,以明耻而教战,以洗雪国耻之决心,争民族生存,扶国家之基础,以恢复中华民族历史之光,以立国于大地。”邵元冲号召国民党内部必须团结一致树立表率作用。
邵元冲认为个人人格的修养与民族生死存亡紧密相关。邵元冲主张个人之人格应该有最低之生命线,民族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整个民族生命发生动摇,则个人绝对不能获得安全之生存,而一切所谓人民利益亦无不失其保障。”中华民族为勤劳的民族,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之一,也是救亡方式的一种。邵元冲指出,救亡的要义“则在使人人各能有所致力,其致力能均平而普遍,切实而有效,蓋救亡之业,为国民人人共有之事,共有之责,则必须人人能尽其责,及砥身砺行,以从事于勤劳,以劳其身,劳其心,劳其志,劳其行始。”
邵元冲也认识到民族文学与民族读物在培养民族精神方面的作用。“故民族之精神,必以民族之文学表显之,民族文学之中心,必存于古今来忠烈志士之文字,其辞则至壮,其意则至诚,其志则至哀,其生气凛凛,使读者如受耳提面命,奋发而不能自已,白刃可蹈,威武不屈,虽有雷霆万钧之力,刀锯斧钺之威,孰能动我方寸之毫末,则人孰得而侮之,则人孰得而亡之。”邵氏专门编辑出版了《民族正气文钞》,辑录了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数十人的文章,以期起到培养民族精神的作用。同时,邵氏也非常重视学校精神教育的作用。他认为,近数年来民气消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