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台湾产业技术转移模式研究
熊俊莉 1
摘要:产业技术由于在空间上、企业间发展的不平衡,出现由高势位向低势位的定向转
移,表现为技术上先进的国家、地区、行业、企业向技术落后的国家、地区、行业、企业实
行技术让渡。本研究认为,台湾产业技术转移可以分为“衍生型”、“产学型”和“交易型”
三种模式。
科技迅速发展使工业部门内部专业化生产程度越来越高,产业技术由于在空间上、企业
间发展的不平衡,也出现由高势位向低势位的定向转移,表现为技术上先进的国家、地区、
行业、企业向技术落后的国家、地区、行业、企业实行技术让渡,前者是技术的输出者,后
者是技术的输入者。技术转移就是包括技术成果、信息、能力的转让、移植、引进、交流和
推广普及的过程。台湾产业技术转移根据中介方式不同可以区分为“衍生型”、“产学型”和
“交易型”三种模式,以下就台湾产业技术转移的三种模式展开分析。
一、企业衍生与台湾“衍生型”技术转移模式
企业衍生是政府科研成果转移至民间产业的一种做法,一般而言,发达地区的研究机构
多从事创新型技术研发,其成立衍生公司是为了带领技术走出萌芽期,促成新产业的发展;
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引进发达地区成熟期的技术,其成立衍生公司是为了推进技术的吸收、
再创新和产业化,拉近与发达地区的技术差距。由于企业衍生可以带走原企业的技术经验、
技术成果、技术人才,因而成为各国(地区)重要的产业技术转移模式之一。“衍生型”技
术转移模式的内涵在于,技术成果、研发人员等科技资源同时转移,吸引投资者成立独立的
新企业,具有加速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的效果。
采用衍生方式转移产业技术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1)产业条件。当本国(区域)产
业处于成长期,面临自国(区)外引进技术的困难,产业需要投入研发经费自行研发技术,
而民间厂商出于财力规模较小或规避风险考虑,对于自主研发的意愿不高。此时宜由政府投
资技术研发,并成立发展先进技术的衍生企业,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推动产业的升级。(2)
市场条件。衍生公司的目标产业必须有庞大的市场潜力,但在发展初期先要能立足于某一区
隔的利基市场,证明其商品化投资的经济效益,未来在全球市场才能有进一步生存与发展的
机会。(3)技术条件。当研发机构研究人员积累了技术成果,而区域内企业技术水平过弱,
都不具有接收技术转移的能力,或者技术产业化的投资与风险较大,企业接收技术转移的意
愿不高,此时较适合企业衍生转移模式。(4)政策条件。政府对于发展科技产业、鼓励技
术创新有明确一贯的政策与推动决心,并在资源需求上给予充分支持。
台湾为顺利引进先进技术(主要是半导体技术)并在岛内实现产业化,自20世纪70
年代起采取企业衍生方式进行了大量技术转移。而且,台湾采取产业“衍生式”技术转移模
式有其独特的背景条件。刘常勇把台湾早期成立半导体衍生公司实现技术转移的影响因素归
纳如下:(1)为促成新兴高科技产业发展,并克服产业萌芽期需要大量人才与资本的瓶颈,
因此将“政府”研究资源转移成立衍生公司来引领产业创新。(2)半导体产品技术不但具
有时效性,而且可以大幅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但当时岛内企业技术能力不足以完全接受
研究成果转移,因此需要设立衍生企业。(3)研究机构的研发成果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