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通信系统模型包括信源、变化器、信道、噪声源、反变换器和信宿等六个部分;
2 双绞线电缆是由两根绝缘的导体扭绞在一起的;同轴电缆用于高频应用以减少损耗并隔绝传输线路,包括一个中心导体,周围是同心的外部导体。
3 在地球大气层内的电磁波有三种传播方式:地波、空间波(包括直射波和大地反射波)以及天波
4 直射波(Direct Wave)在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以直线传播。特点:视距(LOS,Line of Sight)传输。受到地球表面曲率的限制(基站和直放站大多建立在高处)。主要传输微波和超短波。地面反射波(Ground Reflected Wave)是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靠地球表面对波的反射进行传播的。特点:非视距(NLOS)传输。将产生多径干扰,影响定位。(为什么不采用基站而是GPS定位的原因)
5 信息容量(C=Blb(1+S/N))描述了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号噪声功率比之间的关系。在信息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带宽来换取信噪比。若信源速率R<=C,则理论上可实现无差错传输;若R>C,则理论上不可实现无差错传输。
6有效性和可靠性是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主要是指消息传输的“速度”问题,可靠性主要是消息传输的“质量”问题。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用误码率表示。现代数字通信要求误码率PS≤10-5;数字光纤通信要求误码率Ps≤10-11 ~10-9;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采用信息传输速率来表示。模拟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系统的频带宽度(带宽)来衡量。可靠性用接收端最终输出信噪比S/N(有用信号的平均功率与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来衡量。
7 通信系统传输方式有四种:单工、半双工、全双工和全/全双工。
8 数字通信具有如下特点:(1)数字通信最显著的特点是抗干扰性强。(2)数字信号便于处理、加密、存储和交换。(3)数字通信设备中大部分电路都采用数字逻辑电路,可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设备便于集成化和微型化,功耗也很低(4)由于采用数字传输方式,因此可以实现传输和交换的综合,电话业务和非电话业务都可以实现数字化,以便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5)占用信道频带宽
9 频带利用率是指单位频带内的传输速率(η=传输速率/频带宽度,码元Bd/Hz,信息b/s/Hz),传输的速率愈高,所占用的信道频率愈宽;误码率愈小,通信的质量愈高。
10 脉冲编码调制过程包括抽样、量化(目前主要有两种压缩律即A律和μ律,我国采用A律)、编码三个过程。
11从通信网的基本结构可以看出,构成通信的基本要素是:终端设备、传输链路、转接交换设备。
12“复用”,就是将若干彼此独立的信号合并为一个可在同一信道上传输的信号的方法。
常用的信号复用方法TDM,SDM,FDM,WDM
“复用”是实现两点之间的不同信号通过复用实现的通信;
“多址”是不同地点(常称为多址)的信号通过复用实现多点之间的通信。
目前常用的多址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空分多址(SDMA)、码分多址(CDMA)和混合多址(时分多址/频分多址TDMA/FDMA、码分多址/频分多址CDMA/FDMA等)
13 PCM30/32路基群帧结构:
14 各种码型的存在类似于在信道中引入了噪声或干扰,通常称之为多址干扰,这是码分多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