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doc

格式:doc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164922429 2015/5/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反思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册第一次教学轴对称图形,教材中安排了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的特点,设计了三次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一、创设情境教学,请会折叠衣服的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叠衣服的方法。从而引出课题。接着1、出示轴对称物体:天安门、飞机、奖杯、让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观察发现,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样的。2 剪小树:通过不同剪法师生共同评价得出这些图形两边都一样的,所以先把纸对折,然后再剪,剪定后再展开,就是这棵小树了。
这是本节课第一次操作活动,安排在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后,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操作中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学生这次操作活动看似一次无目的操作活动,但要一棵小树甚至一个漂亮的窗花,不去寻找规律,也是非常困难的,通过学生的交流,能初步感知到两边一样的图形可以对折起来再剪,这就是轴对称图形特征的初步感知。
二、动手画一画,折一折,通过把同学们看到的物体画下来得到下面的图形(天安门、飞机、奖杯等)进行分组操作讨论,得出结论——图形对称后,两边完全重合了,从而得出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这是本节课的第二次操作活动,安排在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有了初步感知之后。学生此次操作是由目的性,有导向性的操作,目的是在操作活动过程中,探究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这一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解释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三、想办法做出以各轴对称图形、并分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这是本节课达三次操作安排,且是在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较为正确系统的认识之后,意在操作活动中巩固深化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学生这次操作活动手段是多样的,作品也是丰富多彩的。
三次的操作活动目的不同,所产生的成效也截然不同,学生在这次活动中,通过有序、有层次的操作更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以认识,充分概念之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本节课最大感受是由于课前准备充分,所有的练习和操作活动较为自然的串联在参观的情景中,课堂结构紧凑,学生兴趣浓烈,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角度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反思
《因数和倍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人教版新教材在引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时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1)新课标教材不再提“整除”的概念,也不再是从除法算式的观察中引入本单元的学习,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通过乘法算式来导入新知。(2)“约数”一词被“因数”所取代。这样的变化原因何在?我认真研读教材,通过学习了解到以下信息:签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基础,对整除的含义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不出现整除的定义并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任何影响。因此,本套教材中删去了“整除”的数学化定义,而是借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虽然学生已接触过整除与有余数的除法,但我班学生对“整除”与“除尽”的内涵与外延并不清晰。因此在教学时,补充了两道判断题请学生辨析:
 11÷2=5……1。问:11是2的倍数吗?为什么?因为5×=4,,,对吗?为什么?
特别是第2小题极具价值。价值不仅体现在它帮助学生通过辨析明确了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都是指整数(一般不包括0),及时弥补了未进行整除概念教学的知识缺陷,还通过此题对“因数”与乘法算式名称中的“因数”,倍数与倍进行了对比。
《合数与质数》的教学反思
在《合数与质数》的教学中,我跳出了教材的束缚,体现以“以人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出发,通过操作、讨论、归纳,经历了知识的发现和探究过程,从中体验了解决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
 一、学生参与面广,学习兴趣浓。
新课程教学标准要求我们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让学生利用学具去摆拼,用“2、3、4……12个小正方形分别可以拼成几种长方形的方法去体验质数与合数的不同之处,以操作代替教师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课堂气氛愉快热烈,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牢固,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课堂教学,学生是“主角”,教师只是“配角”,教学中应把大量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讨论、观察,思考的

最近更新

2025年新人入职一周的工作总结 7页

小麦最佳收割期及晾晒脱粒期的试验研究 5页

2025年罗尔斯正义论读后感大全8篇范文 9页

2025年网络设备项目政府采购 37页

对泾阳型窑电力传动设计方案的再探讨 3页

2025年数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12页

2025年数学六年级圆教学设计 59页

对保险业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途径的思考 3页

棉花颜色级分级检验 93页

实现目标管理是深化企业改革的有效方法 3页

定量微扰晶体轨道法及其对链状高聚物的应用 3页

2025年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3页

宁波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升级途径研究 3页

2025年教师节表彰大会的发言稿 8页

如何确保实验室质量监督的有效实施研究 3页

头静脉伴随淋巴管的解剖学研究 3页

2025年教师职称申请书 21页

大理北衙斑岩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研究 3页

大型高精度衍射光栅刻划机分度系统重载工作台.. 3页

2025年教师敬业奉献的事迹 4页

心理健康六年级下册课件十八课:为升学做准备.. 12页

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公园与广场) 22页

2025年视光门诊可行性方案模板 33页

医院诊疗证明书 3页

DB45∕T 396-2022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程 40页

06ms201-1图集 46页

花山岩画 21页

精品课件贯彻落实八项规定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工.. 38页

乐嘉体育软硬件使用说明201401-1 35页

××输电线路工程监理细则 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