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十一章感觉器官
学习目标
。
。
、眼副器的组成和功能、耳的生理功能。
第十一章感觉器官
概述
一、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感受器是分布于体表或组织内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人体内的感受器种类很多,根据分布部位不同可分为外感受器和内感受器;根据所接受刺激性质不同可分为机械感受器、化学感受器、温度感受器、光感受器等。
感觉器官简称感官,在结构上包括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人体的感觉器官有眼(视觉)、耳(听觉和平衡觉)、嗅上皮(嗅觉)、味蕾(味觉)等。
第十一章感觉器官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适宜刺激: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一种特定能量形式的刺激最敏感,这种形式的刺激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换能作用:感受器受刺激时,能将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最终转换为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这种能量转换作用称为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编码作用:感受器受到刺激时,不仅进行能量形式的转换,而且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信息转移到传入神经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这一作用称为感受器的编码作用。
适应现象:当某一恒定强度的刺激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其所诱发的传入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会逐渐下降,这一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第十一章感觉器官
、血管膜和视网膜三层。
(1)纤维膜
角膜:占前1/6,无色透明,有折光作用。角膜内无血管,但有大量的感觉神经末梢,感觉敏锐。
巩膜:为后5/6,呈乳白色。巩膜与角膜连接处的深部有一环形小管,称巩膜静脉窦。
巩膜
角膜
巩膜静脉窦
第十一章感觉器官
(2)血管膜
虹膜:为圆盘状薄膜,中央有一圆孔,称瞳孔。虹膜内有两种不同方向排列的平滑肌:一种环绕瞳孔周围,收缩时使瞳孔缩小,称瞳孔括约肌;另一种呈辐射状,收缩时使瞳孔开大,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