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文档名称:

缺铁性贫血.ppt

格式:ppt   大小:13,440KB   页数: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缺铁性贫血.ppt

上传人:w447750 2018/5/10 文件大小:13.1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缺铁性贫血.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
定义
IDA是由于体内贮存铁(包括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内)消耗完后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
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ID),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IDE),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IDA)。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其他异常。
铁是人体生理不可缺少的物质,是血红蛋白重要成分之一。
原卟啉+铁→血红素
血红素+珠蛋白→血红蛋白
.
病因分类
铁摄入不足
供不应求
吸收不良
转运障碍(无转铁蛋白血症、肝病、慢性炎症)
丢失过多
利用障碍(RAS、铅中毒、慢性病性贫血)。
二、流行病学
.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贫血,可发生于各年龄组,多见于儿童、生育期妇女。
既是贫穷病也是富贵病
一、铁的来源和吸收
来源:衰老的RBC破坏后(主要)及食物(少部分)、药物。
吸收:十二指肠、空肠上段。
植物中的铁一般以胶状氢氧化高铁Fe3+形式存。在胃蛋白酶和游离盐酸的作用下,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释放出来,并变为游离的二价铁Fe2+。
维生素C能使三价铁Fe3+还原成二价铁Fe2+,以利于吸收。
茶与咖啡亦影响铁的吸收,茶叶中的鞣酸与铁形成鞣酸铁复合体,可使铁的吸收减少75%。
铁的来源和吸收
铁的来源和吸收
动物食品中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在胃酸与蛋白分解酶的作用下,血红素与珠蛋白分离,可被肠粘膜细胞直接吸收,在肠粘膜上皮细胞内经血红素分离酶将铁释放出来。
铁的来源和吸收
蔬菜、大米等植物中的铁吸收率仅1%~7%左右,而肉类食品中铁是以血红素的形式存在,其吸收率高,可达20%。
食品中含铁最高的首推黑木耳、海带和猪肝等(黑色食品);其次为肉类、豆类、蛋类等。
生活误区:牛奶含铁量高。
二、铁的运输

血浆中的Fe2+经铜蓝蛋白氧化→Fe3+ →与转铁蛋白结合→幼红细胞表面的转铁蛋白受体结合→幼红细胞内→还原为Fe2+ →合成Hb